第257章 林望组建[调研组],深入考察先进省份

林望关上办公室的门,将那份厚厚的名单铺在桌上。他没有急着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履历和评语,而是开启了【情绪图谱】系统。

一瞬间,他的视野里,那份冰冷的名单活了过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浮现出了一团团颜色各异的情绪光晕。

他要找的,不是那些头顶着耀眼的[背景深厚]或[善于钻营]标签的人,那些人是烫手山芋,请神容易送神难。他要找的,是那些履历漂亮,却因为不懂变通或缺乏靠山,头顶着一片[不甘平庸]的灰色,或是闪烁着微弱的[渴望机会]的蓝色光芒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人,是一座座等待被点燃的火山。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几个名字上。

“王珂,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四处副主任科员,名校博士,写得一手好材料,但性格有点木讷,不善交际。”林望看到他名字上空,飘着一枚清晰的[怀才不遇]的标签。

“赵力,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科员,原则性极强,据说因为顶撞过领导,一直没得到重用。”他头顶的标签是坚硬的[正直]和一丝[迷茫]。

“李悦……”看到这个名字,林望微微顿了一下。就是那位在省委办公厅对他抱有[好感]的年轻女干部。他看到她头顶的标签,除了[钦佩],还有一抹强烈的[积极进取]。林望犹豫片刻,还是在她的名字上画了个圈。他需要一个细心、可靠,并且能帮他处理大量繁杂事务的联络员,李悦是最佳人选。

选了几个来自核心部门的“潜力股”后,林望做出了一个让钱主任和孙博士都大吃一惊的决定。

他拿起电话,亲自打给了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的办公室。

“喂,是发改委办公室吗?我是省委的林望。根据陈刚副省长批示,我们‘数字经济试点工作小组’要组建一个青年干部调研组,需要从贵单位抽调一名年轻同志。对,要求不高,业务能力强,学习精神足就行。”

电话那头的反应,可想而知。发改委和经信委,正是李主任和王主任的地盘。林望这通电话,无异于直接把手伸进了人家的口袋里。

果然,半个小时后,两个部门报上来的人选,都透着一股子古怪。

发改委送来的是一个叫张小胖的年轻人,刚考上公务员两年,据说除了会吃,最大的特长就是写会议纪要,不出彩也不出错,是单位里典型的“边缘人”。

经信委送来的则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技术宅”,名叫陈默,听说一天说不了三句话,整天就知道跟电脑打交道,被同事们戏称为“代码人”。

钱主任看着这两个人的简历,气得直拍桌子:“欺人太甚!他们这是明摆着塞两个包袱给你!这两个人,能干什么?”

林望却笑了。他的【情绪图谱】看得更深。

那个叫张小胖的年轻人,头顶虽然飘着[摸鱼]的标签,但在那片懒散的灰色之下,却藏着一抹极亮的、对美食近乎狂热的[探索欲]。

而那个叫陈默的“技术宅”,看似沉默寡言,头顶的[社恐]标签也很明显,但他的精神世界里,却燃烧着一团对新技术、新代码的[痴迷]的蓝色火焰。

“钱主任,您错了。”林望说道,“他们送来的,不是包袱,是两位‘专才’。”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被官场习气过度浸染,心思单纯,并且在某个领域有着极致的热爱。这样的人,一旦思想的火花被点燃,爆发出的能量将是惊人的。

第二天上午,调研组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省委一间小会议室召开。

被选中的十来个年轻人坐在会议桌前,神情各异。王珂正襟危坐,面前的笔记本一丝不苟。赵力面无表情,眼神里却透着审视。李悦则显得有些兴奋,不时悄悄看林望一眼。而被硬塞进来的张小胖和陈默,则一个缩在角落里研究着桌上的招待水果,另一个则低着头,恨不得把脸埋进笔记本电脑里。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期待]、[忐忑]、[迷茫]甚至[无所谓]的复杂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