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心桥暗渡

这番话既是实情,也暗合夏宁宁作为教育者的理想主义情怀。

果然,夏宁宁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师兄说得对!这正是支教的意义所在,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播种希望。我们师大有个‘梦想课堂’项目,或许可以合作...”

通话持续了二十多分钟,从具体项目聊到教育理念,最后自然过渡到彼此近况。挂断电话时,两人都已对下一次交流充满期待。

一周后,林万骁以“向省教育厅汇报工作”为由,再次赴省城。公事结束后,他发了一条短信:“在教育厅附近。若方便,可否当面请教支教项目细节?或许可以共进晚餐。”

夏宁宁的回复有些犹豫:“这...会不会太打扰师兄了?” “求之不得。”林万骁回复得干脆利落。

晚餐选在一家安静的江南菜馆。林万骁提前到达,点了几样清淡的菜品和一壶龙井。

夏宁宁准时到来,穿着素雅的米白色针织衫和长裙,比晚宴那天更多了几分温婉。

“不好意思,让师兄久等了。”她微微颔首,举止得体。 “我也刚到。”林万骁起身为她拉开椅子,“听说这家店的龙井虾仁很地道,就自作主张点了。”

夏宁宁有些惊讶:“师兄怎么知道我喜欢龙井?” “学生会那时,你总是带着一个泡着龙井茶的保温杯。”林万骁淡然一笑,“有次开会长达四小时,你杯里的茶香飘了满室。”

这个细节连夏宁宁自己都快要忘记了,闻言不禁莞尔:“师兄的记性真是可怕。” “不是记性好,是印象深刻。”林万骁意味深长地说。

晚餐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林万骁没有再提学生会往事,而是将话题引向青桥镇的发展和教育规划。他讲述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争取项目资金,如何说服村民重视教育,如何一点一点改变着那个偏远小镇的命运。

没有夸大其词,没有自我标榜,只是平实叙述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一个年轻基层干部的视野、担当和智慧。

夏宁宁听得入神,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眼神中满是钦佩:“真没想到,基层工作这么复杂。师兄能在短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太不容易了。”

“万事开头难。”林万骁谦逊地说,“现在最大的难题反而是人才。青桥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