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贾母,贾颜刚出荣庆堂,行至荣喜堂外,忽被一人拦住去路。

定睛一看,竟是林黛玉的丫鬟雪雁。

颜公子,我家姑娘请您过去说话。

林妹妹相邀?那便走一趟吧。

二人前后相随,不多时便到了梨香院。

林黛玉见他神色如常,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看颜二哥这般模样,想是在老祖宗那儿平安无事了。倒叫我白担心一场。

多谢表妹挂念。老太太虽疼宝玉,终究要顾全颜面。我既无过错,她又能奈我何?

“颜二哥说的有理,你既要去国子监读书,正缺一套好笔墨。我从扬州带了几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便赠予二哥一套。”

“那我便却之不恭了,多谢表妹美意。说来也巧,我备了份薄礼要送给表妹,稍后便差人送来。”

“竟还有回礼?那我可要好好期待了。”

“表妹尽管期待,礼物很快就送到。看你气色确实好多了,记得按时服药。”

“我自然晓得,这药效果甚好,定会坚持服用。”

“如此便好。今日就不走正门了,从梨香院小门出去。明日要去国子监,还有些事要安排。”

“去吧去吧,倒像谁要留你似的。”

“哈哈,不留正好,告辞了。”

贾颜笑着转身离去。

荣宁二府向来没有秘密可言。很快,贾颜受王夫人安排入国子监,以及贾母嘱咐他研习农事等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府邸。在王夫人和贾母的有意宣扬下,众人都道是她们对分府子弟的照拂。

不明就里者听闻,纷纷羡慕贾颜。知晓内情之人却暗自冷笑。

贾赦得知消息后嗤之以鼻:老太太和二房这般作派实在有失体统。明知颜儿不是读书的料,偏要送他去国子监出丑。不过横竖是他们二房的事,且看他们狗咬狗罢。

贾珍闻讯却是另一番感慨:据这几日查访,颜兄弟在医术武艺上颇有天分,可惜嫡母与老太太都不许他发展。偏要他钻研最不擅长的学问,这不是存心让他难堪么?难得他竟如此顺从。看来我果然没看错,你确实是个听劝的。且再观望些时日,若真这般从善如流,有些事倒真要劝你一劝。

此时,贾颜已命人将备好的礼物送至林黛玉处。

他并未亲自前往,而是差关嬷嬷携礼入府。关嬷嬷先到王夫人院中求见。

王夫人见是关嬷嬷,便命人引进。这才发现同来的还有个俏丫鬟。

回夫人,这丫头名叫晴雯。原是您赐给颜公子的,公子说如今大老爷和珍老爷送的人手已够使唤,用不着这许多人。适才林姑娘赠了笔墨,公子无以为报,便将这丫头转赠林姑娘。

只是卖身契尚在公子手中,恐林姑娘误会,特命老奴来请夫人示下,可否将卖身契一并送去?

王夫人本欲拒绝,转念又想:这丫头若在儿子处,卖身契握在自己手里倒也罢了。

如今,自家这便宜儿子已把人送走,若再留着卖身契,倒显得有意窥探邻家姑娘似的。

倘若传扬出去,自己的名声岂不毁了?

可若要拒绝,又寻不出个由头。

思及此,他心中烦闷,却只得吩咐道:

周瑞家的,去把晴雯的卖身契找出来,交给关嬷嬷,让她一并带去给林丫头。

不多时,晴雯便带着卖身契被送到了林黛玉处。

林黛玉未曾料到颜二哥竟会送人过来。

待关嬷嬷走后,她轻声问道:

你叫晴雯?颜二哥既将你送来,想必你有什么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