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扬威天下

「郁标川之战,王忠嗣率七百唐军斩杀吐蕃溃军数千人,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声,也将早年李隆基的那句话重新印证:」

「去病之孤,忠臣子嗣!」

画面一转,清扫完战场后的唐军,拖着吐蕃人遗弃的大量辎重,赶着缴获来的数万头牛羊,施施然的回张掖了。

好像,打仗就该这么轻松......和简单......

「战功传回长安,玄宗在勤政楼亲自审核缴获的军实辎重,并授予王忠嗣左金吾卫将军一职。」

「几年后,王忠嗣又率军攻拔吐蕃新罗城,升任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之职。」

「再之后,他接连击败契丹人、奚人的联军,降服了契丹三十六部,宣抚草原,威震葱岭,让吐蕃人听到他的名字就溃散逃跑,不敢与之撄锋!」

此时,天幕画面再次切换,展示着王忠嗣在之后的岁月里,依旧为大唐南征北战,守护着河西走廊的安宁。

那丝路上连绵不绝的商旅,无不在印证了这位不世出的猛将功绩。

各朝时空的先辈们看着这一幕幕,也纷纷感慨大唐有如此神将,实乃幸事。

贞观年间

李世民看得热血沸腾,“复发”的病症也全部消痛了,猛然站起身来,激动赞叹:

“大唐神将,威哉!”

“此子才配得上我盛唐护道者之称!”

为国战死的忠勇遗子,出身良好。

军法严明,用兵精神,能把握倏忽一逝的战机,将出又大胆从容,为人谦逊不居功桀骜.......

但看王忠嗣的各个方面,每一处都恰好长在了贞观天子的审美上,太符合他的胃口了,嘶......哈.......

朕也好想要啊!

二凤不得不承认,这个李隆基怎么就这般好命,他是真酸了。

甘露殿里的群臣也是跟着李二的话后赞不绝口,他们现在的心思很单纯,只要天幕别再让人看脑溢血的安史之乱,看啥都行!

尤其是这种大唐后辈的闪耀时刻,这种爽剧多放一些,才最好。

开元时空的李隆基听着那边祖宗们的夸耀,脸上也倍感觉有光。

“来人,笔墨伺候!”李世民忽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