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挂心,偶感风寒。”陈科随口应道,走到茶几旁主位坐下,示意玄武也坐。
刘芯彤则自然地走到一旁烧水准备泡茶,姿态如同此间主人。
玄武在陈科对面坐下,将那个金属公文箱平放在膝上,手指在箱盖某个位置轻轻一按,箱盖无声滑开。里面并非武器或仪器,而是几份装订整齐的纸质文件。
“上次苏府与地铁隧道事件,二位展现了卓越的……处理能力。”玄武开门见山,将一份文件推到陈科面前,“经过评估,局里认为,与二位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符合当前维护稳定的需要。”
文件的封面上,印着《异常现象管理与研究局特别顾问合作协议(草案)》。
陈科没有去碰那份文件,只是慢条斯理地用热水烫着茶杯,眼皮都未抬一下:“合作?如何合作?”
“聘请二位担任我局‘特别顾问’。”玄武语气不变,如同在宣读一份技术手册,“主要负责处理一些常规手段无法解决、或解决成本过高的异常事件。我局会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持与后勤保障。相应的,二位需定期提交事件处理报告,并在必要时接受问询。”
刘芯彤将泡好的茶放在玄武面前,目光扫过那份协议。
条件听起来不算苛刻,甚至算得上优厚。但这“特别顾问”的身份,就像一道枷锁,一旦戴上,再想脱离异管局的视线,恐怕难如登天。
陈科烫完最后一个杯子,这才抬起眼,看向玄武,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听起来,像是招安?”
“是合作共赢。”玄武纠正道,语气依旧平板,“我局承认二位在处理特定‘异常’方面的专业性与不可替代性。与其彼此消耗,不如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陈科轻轻呷了一口热茶,放下茶杯,声音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可以。但我有三个条件。”
“请讲。”
“第一,”陈科竖起一根手指,“凡事以‘渡化’为第一选择。非十恶不赦、危及根本者,不得动用‘收容’或‘毁灭’手段。”
玄武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显然这条原则与异管局一贯的准则有所冲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可以商讨。在确保安全与秩序的前提下,我局可以尊重二位的……处理理念。”
“第二,”陈科竖起第二根手指,“异管局需共享与案件相关的、不涉及最高机密的情报。我们不是你们的刀,不能蒙着眼睛做事。”
“合理。”这次玄武答应得很快,“情报支持是合作的基础。”
“第三,”陈科竖起第三根手指,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合作范围,仅限于外勤案件。闲云轩内部事务,尤其是这本书,”他目光扫过茶几上那本深蓝色的《聊斋志异》,“不容任何形式的干涉、探查与监管。这是底线。”
最后三个字,他咬得很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玄武的目光也落在了那本古书上,冰冷的眼神深处,似乎有数据流飞速闪过,在进行着复杂的评估与计算。
那本书,无疑是异管局内部某些人最为关注的“异常项目”之一。陈科这个条件,等于是在合作的框架上,硬生生划出了一块绝对的禁区。
长时间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