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南关外山林这事,一直以来朝堂上根本没人谈,懒得谈,不想谈,谈的没意义。
前朝动过兵,超过十万兵力的有两次。
第一次,刚开朝的时候,铩羽而归。
那时候前朝是什么情况,开朝之兵,军功至上,即便如此,迈着大步志在必得进了山林,回来的时候耷拉着脑袋一个个和跟老二算账似的,垂头丧气。
第二次,国力最为强盛之时,结果呢,都不如第一次。
开春去的,入秋回来的,半年左右的光景,各部没见过多少,非战斗减员高达四成,足足四成,走道都是一瘸一拐的。
就别说没打呢,哪怕是打了,战场上平原作战,如果直接少了四成兵马,要么撤兵,要么溃逃。
山林中有矿,有财货,都知道,谁不知道,要不然那么多商队挤破头皮出关行商干什么。
可至多也就是商队出关行商了,想要动兵将山林占了,那是门儿都没有。
因此朝廷没人谈这事,谈了都不够闹心的。
也就是年前那会,朝堂上偶尔有人提出来了,提的还不山林,而是唐云,因殄虏营一案。
快过年的时候,朝堂真正谈论了起来,因为戒日国。
不过也就谈了那么一次,正如南军那边得到反馈一样,不是没人当回事,是当回事了也没用。
山林都过不去呢,跑山林深处再翻山越岭探查戒日国,痴人说梦。
直到过完了年,朝堂没怎么谈论,民间、士林、各家府邸谈论了不少。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雍城过年举办的各项比赛,山林好多部落参加。
人们议论纷纷,觉得太过天方夜谭,在大部分人的心里,汉人与异族是处于对立面的,是敌我双方。
朝堂上真正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是因为王珂带回来那二百万贯。
这时大家才知道,在唐云的主导下,不少山林各部开始和南军合作了,甚至让汉人开矿了。
只不过那时大家想的是得派遣重兵把守,说白了,就是怕各部异族突然翻脸,能采多少采多少,能赚多少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