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一个身穿从三品官袍的老大人站在轿子旁,咧着嘴:“他们不知我等是从京中而来,是来宣读旨意的?”
身边一群中青年官员望着工部尚书,没好意思开口,刚入城不知道,现在肯定是知道了,这不,全走了。
要不是大家知道洛城有个唐府和英国公府,他们都怀疑这洛城是不是根本不知道改朝换代了。
“旁事无关,去唐府。”
队伍,再次开始前行。
京中远道而来的队伍中,品级最高,地位最重的,正是六部尚书之一的工部尚书陈怀远。
要说老头也是倒霉,工部再怎么没牌面,他也是尚书之一,从三品的朝堂重臣,除非御驾亲征,要不然根本不会离京。
这也是朝廷的规矩,甭管多大个事,顶了天最多派去个侍郎,一般还都是右侍郎。
如果说情况特别紧急,特别重要,最多加上个皇子,就比如前朝,天子儿子比较多,有时候需要收买人心那就折腾儿子,甭管多大岁数,哪怕还没断奶都能派出去。
一开始朝廷和宫中定下的人选哪能是一位尚书,原本定下的是侍郎,左侍郎。
宫中的意思是让温宗博去,一是他和唐云有私交,二是涉及到关外钱财。
结果朝上一讨论,各部不乐意了,都知道温宗博是天子的人,这家伙要是去了,宫中肯定是要捞好处的,剩下的看似分给了朝廷,实则轮到各部的时候就剩下点汤汤水水了。
天子还真没这个意思,因为在他的认知中,唐云是爱他的,宠他的,对他这个皇帝是关怀备至的,是不是温宗博去,有好处唐云肯定是优先留给宫中的。
天子一看朝廷不乐意,龙嘴一张,行,只要赶紧启程,你们说让谁去合适吧。
不让温宗博去,各衙从和宫中争论,变成了互相争论了。
人心就是这样,都不放心其他人,只能找利益无关者,六部之中,只有刑部和这事没关系。
后来大家一寻思,说不行就让刑部派人去吧,规格空前的高,派个左侍郎。
刑部都懵了,我们去有个锤子用,和我们有关系吗我们就去。
小主,
奈何,刑部说话不好使。
各部倒是同意了,宫中不同意了。
天子是真的要无条件支持唐云,其他各部衙署去了,多少能撑点场面,刑部去有个屁用,过去给各部异族普法啊,会说外语吗。
又陷入了争执,天子呢,希望去一个稍微专业点的人,地位也足够高,算是代表朝廷和宫中给唐云撑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