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量银矿突然涌入关内,白银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也必然会导致白银的 购买力下降,也就是银价下跌,是吧。”
没等梁锦回答,轩辕庭不解的问道:“千文铜为一贯,五贯为一银,这都是定数啊,怎地会下跌?”
“非也。”梁锦看似是回答轩辕庭,实则紧张不安的望着唐云:“千文铜钱可去钱庄兑换一张一贯银票,不假,可要用五贯钱去兑换一两银,换不了。”
“不错,兑换不了。”唐云笑着说道:“理论上可以兑换,但钱庄不会兑换给百姓,而是兑换给商贾或是官府,大额交易,没人会拉着几车铜钱,会用银票,可很多世家不认银票,因为银票是官府发的,相比而言,更稳定的是银。”
说到这里,唐云望着梁锦正色道:“不要试图卖弄,我问,你答,当成考校也好,当成交流也罢,记住,关乎你的性命,你的价值。”
梁锦连忙坐直了身体:“是。”
“若大量银矿流入关内,银价会缓慢下跌,会下跌多少?”
“南地,少则一成,多则二成。”
唐云对这个回答比较满意,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大量只是一个概数,梁锦认为这个“大量”,应该是仅仅补充国内三到五年白银缺口的数量,市场还有缓冲的空间。
“那么如果比关内银的总量还多的银流入关内,下降多少?”
“五成。”
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半信半疑。
唐云依旧很满意:“说具体一点。”
“如远超关内白银总量,银价会在数年内跌至五成以上,乃至出现银贱如铜的情形,如一两白银可购一石米,银价下跌后,需要二两银才能买一石米,物贵银贱,不加以制止,银,买不了粮,只有铜可买。”
“出现这种情况之前,征兆是什么?”
“坊间百姓,农人、上工、商贩,以铜钱或实物为主,佃农收粮、工匠得铜,但缴纳赋税是折银缴纳,当银价下跌、物价高涨时,农人卖出粮食换铜钱,再用铜钱兑白银缴税,以各地官府狗官的嘴脸…后果不堪设想。”
小主,
“说一半掐一半,你还考起我来了。”
唐云微微一笑,不以为意:“你所谓的后果不堪设想,就是各地官府会强令以铜折银上缴税银,铜钱本身价值不变,银却不断下跌,一两白银需要更多铜钱兑换,如果暴跌五成,百姓就要多交五成的税,税负变相加重,售价若按铜钱定价,白银贬值会导致用白银买同样商品要花更多钱,而他们的收入增长远赶不上物价涨幅,最终陷入赚的不够花的困境。”
轩辕庭不由开口说道:“唐师,学生不懂,你说慢点成吗。”
唐云笑道:“你这么理解吧,百姓想买粮,要用最稳定的铜钱,但百姓卖粮,收到的却不是铜钱,而是不值钱的银,价值不断下降的银,因卖他的粮的是官府,是世家,你上工,赚的钱是不值钱的银,可你要养家糊口,买日常所需,需要用铜,那么你就必须要用更多的银,换更少的铜,赚的,是银,花的是铜。”
轩辕庭似懂非懂,看了眼轩辕敬,后者装作没看到,他也不是很懂,这方面真的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从未研究过。
梁锦感慨万千:“想不到,着实想不通,你唐云竟…”
“少废话,我问你,谁会从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