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假面战神:初战大捷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121 字 14天前

北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冬,北风卷地,酷寒彻骨。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凶猛。对于北齐的陪都、军事重镇晋阳(今山西太原)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风雪,而是从南北两个方向如饿狼般扑来的敌人。

北周柱国大将军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联合了草原霸主突厥木杆可汗,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自恒州(今山西大同)而下,直逼并州晋阳,意图一举拔掉北齐这颗北方最坚硬的牙齿。旌旗遮天,马蹄声震动了整个汾河谷地,晋阳城危在旦夕。晋阳是北齐的 “龙兴之地”,城防坚固,却因主力部队在南线作战而兵力空虚,形势危急。

此时,晋阳城头,一位身披银甲、面容俊美如女子的年轻将军正紧蹙眉头,凝视着远方敌军连营的灯火。他,正是年仅二十二岁的乐城县开国公、并州刺史——高长恭。据《北齐书?兰陵王传》记载,高长恭 “悉简精锐,昼夜巡警”,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派人向邺城求援。当时突厥骑兵凶悍善战,北周军队更是配备了先进的攻城器械,不少将领主张弃城突围。

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让初次见他的人误以为是一位翩翩贵公子,但此刻,他眼中闪烁的却是与年龄不符的沉毅与决绝,高力排众议,坚持固守待援。身边的几位老将,如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军中不乏有人私下议论,这位“貌若妇人”的王爷,能否经受住真正战场的血腥洗礼。

“报——!周军前锋已至城西三十里,突厥骑兵正在城北劫掠,焚烧村庄!”

战斗打响后,突厥骑兵首先发起猛攻,他们依仗机动性强的优势,在城外烧杀抢掠,试图瓦解守军士气。高长恭身着铠甲,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他 “亲冒矢石,神色自若”,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史载他曾在城楼上弯弓搭箭,射杀三名突厥前锋,令敌军大为震慑。

“报——!我军出城试探的部队失利,士气受挫!”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大帐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冻结。敌军势大,且以逸待劳,若贸然出战,恐有全军覆没之险。名将段韶定下了“固守待机,后发制人”的策略,但被动挨打的压抑感,笼罩在每个齐军心头。

然而,战机出现在一个最残酷的时刻。

数日后,天降暴雪,视野混沌。北周与突厥联军自恃兵力雄厚,认为齐军绝不敢在如此天气出战,戒备逐渐松懈。就在这天夜里,高长恭来到了段韶的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