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2章 自请守辽显胆识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077 字 8天前

天启二年(1622)正月的邵武县城,春雨淅沥。袁崇焕将知县印信郑重交予继任者,在全县百姓的夹道相送中,跨上一匹青骢马,向北而去。有老农跪献米酒,泣道:袁公去,吾等如失父母!袁崇焕下马扶起,眼中含泪:诸父老厚爱,焕铭感五内。然今日辽东危殆,若边关不守,则天下皆危。某虽不才,愿效死国难!

行至杭州时,得闻广宁失守的噩耗。驿馆中人人色变,皆言:辽事不可为矣!袁崇焕却对烛独坐,在舆图上细细标注,直至天明。友人劝道:元素既已离任,何不暂避风头?他正色答:此正男儿报国之时,岂可作壁上观?

三月抵达山海关时,但见关门紧闭,戒备森严。守关参将祖大寿见这个南方文官竟要出关,连连摆手:关外烽火连天,建虏游骑出没。先生文人,何必冒险?

袁崇焕指着关墙上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慨然道:将军可知,此关之险,不在城墙,在关外纵深。若尽弃关外,则山海关成孤城,终难久守。

他取出兵部文书,祖大寿方知眼前这个书生竟是新任职方司主事,只得开关放行。临行前,袁崇焕只要了一匹快马、三日干粮,却特意讨要了十个火药信炮:若遇敌情,当以此报信。

出关后,但见沿途村落尽成焦土,饿殍遍野。至前屯卫旧址,他下马细察,见城墙虽毁,地基犹存。几个残存的老军户告诉他:去年王化贞在此募兵,号称四十万,实则不足三万。建虏一来,全军溃散。

袁崇焕在笔记中写道:辽事之坏,不在兵少,在兵不练;不在城破,在守不固。

继续东行至宁远卫。这里地势果然险要:北依首山,南临渤海,中间一道窄如咽喉的通道。他登上首山远眺,但见觉华岛如明珠嵌于海中,不禁拍案叫绝:此真天造地设之要塞!若在此筑坚城,配红衣大炮,水陆相济,可成关外屏障。

正当他伏案绘制地形图时,忽闻马蹄声急。一队后金巡逻骑兵从山后转出,约有二十余骑。袁崇焕急收图纸,策马便走。追兵紧追不舍,箭矢嗖嗖从耳畔飞过。

危急关头,他想起老军户所说附近有采药人山洞,急中生智,弃马钻入一处藤蔓遮蔽的山洞。追兵在洞外盘旋良久,终因天色渐暗而退去。洞中寒彻骨髓,他却借着缝隙微光,继续完善图纸,在宁远位置标注:此处当筑坚城,配红衣大炮,驻精兵两万,可与觉华岛水师互为犄角。

三月初返京时,他已是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唯独那双眼睛愈发明亮。此时朝中正为辽事争论不休。以兵部尚书王在晋为首的主守派主张尽弃关外,专守山海关;而以大学士孙承宗为首的主战派则力主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