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将符篆藏在衣袍内,继续他的任务。
经过一夜的奔波,简雍来到一座小镇的驿站,凭借李肃的手令,迅速发出一份信件。
完成在袁氏府邸的任务后,他立刻返回虎牢关。
在关内,董卓正在犹豫是否迁都长安。
他认为长安地势有利,可作为西凉军的后路,并可以威压关东联军,掌握汉室正统。
这样一来可以暂避锋芒,同时掌控关中,坐观天下乱斗,让西凉军得以休养生息。
但他也担忧关外的十九路大军。
董卓叹气。
李儒回应:“岳丈请放心。”
此时只有两人之际,李儒称呼董卓为岳丈。
他说:“我已经有妙计可以让关东诸侯之间产生猜忌,自相离去。”
董卓听闻后非常高兴,要求李儒详细道来。
李儒表示以传国玉玺为诱饵,如此这般谋划下去... ...
关外,关东联军持续攻打虎牢关。
这座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在诸侯联军的猛烈攻击下岌岌可危。
天色渐晚,晚霞笼罩大地,联军营寨里炊烟袅袅升起。
在袁绍的大帐内,曹操与袁绍相对而坐。
曹操告诉袁绍,各路诸侯的军队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如果再不采取行动,高涨的士气就会瞬间崩溃。
袁绍表示他正打算催促刘备攻城,提及刘备麾下的三千大雪龙骑和华雄、胡轸的六千西凉铁骑,因为没有第一时间招揽华雄、胡轸而感到后悔。
曹操对此提醒,攻城应该慎重行事,自古未有骑兵攻城的先例。
袁绍听后表示让九千人下马步战攻城。
曹操听后默然无语。
此时帐外士兵高喊“报”
,进入帐内禀报说虎牢关上今日迟迟不见炊烟升起。
曹操与袁绍面面相觑。
片刻沉寂后,曹操首先反应过来,冲出大帐,登上高台远望。
前方虎牢关上,静悄悄的,不见西凉兵的身影。
曹操怀疑是否有什么诡计。
袁绍登上高台后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
曹操判断这是董卓军队撤兵的迹象,随即决定连夜攻打虎牢关,破除关门追击董卓。
他迅速返回营寨,率领所有兵马和攻城器械,对无人驻守的虎牢关发动猛烈进攻。
与此同时,在刘备的营地里,刘备正在眯眼小憩。
忽然听到帐外的动静后惊醒,眼前出现了熟悉的身影——老祖。
刘备震惊之余,发现自己在现实中而非梦境之中。
老祖刘胜告诉他不用惊慌,只需听从吩咐。
他直接告诉刘备董卓的人马已经撤离虎牢关,曹操很快便会攻破虎牢关并追击董卓。
此时刘备的任务是追赶西凉逃兵,打探粮队的位置。
刘胜策略安排
刘备等人已悉听耳闻。
首要任务,夺取敌之粮草,后续行动自有刘胜部署。
其次,派遣赵云率军深入洛阳,接应耿平,并留意耿平的兄长简雍。
同时,需重视拉拢城中名士蔡邕,其影响力对日后掌控冀州至关重要。
若董卓欲带走蔡邕,需由子龙拦截。
第三,董卓仓促撤离,可能遗落传国玉玺于洛阳城中。
刘胜命令华雄利用对洛阳地理的了解,深入宫中各类枯井进行搜寻。
第四,利用胡轸在西凉军中的威望,收纳投降的西凉兵,壮大实力。
具体执行细节,简雍继续潜伏在李肃身边获取情报,耿平与赵云配合搜寻书籍并留住蔡邕,华雄负责寻找玉玺,刘关张则负责袭击粮队,胡轸负责接纳投降的西凉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