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嘲讽道:“袁大公子,现在该往哪里逃?你已被包围,乖乖下马受降吧!”
华雄迅猛突袭,刀光剑影间,袁谭身边的将士轻易被击溃。
华雄大喝一声“袁谭小儿,下来吧你!”
大刀猛烈劈向袁谭的兵器,火星四溅,一击几乎让袁谭吐血。
仅一个回合,华雄就看穿了袁谭的实力。
接连三刀,袁谭不敌,败下阵来。
眼见袁谭欲逃,华雄纵马追击,西凉马速度快如闪电,瞬间追上袁谭。
一记刀背砸在袁谭后背,将其击倒在地。
华雄俯身将其抓起,随后命令士兵将袁谭五花大绑。
生擒袁谭后,华雄率领士兵继续攻击,与张飞前后夹击,中山郡兵马声威震天,渤海郡士卒节节败退。
颜良无法支撑,逃入山林。
张飞虽追至山林边缘,但未继续深入。
张飞命令华雄安抚投降的士兵,华雄飞马来到徐和面前,正要宣布身份,却被张飞的声音打断。
华雄得知计划有变,不再伪装黑山军。
他宣布自己是中山郡守刘备麾下大将,特来渤海接应受困的黄巾军。
华雄提议回中山大营休整,徐和虽心存警惕,但考虑到两万兄弟疲惫不堪,无力再战,最终同意前往。
中山郡的刘备款待黄巾兵马,开放粮仓接济。
在中军大帐中,刘备询问徐和关于被袁绍兵马围困的情况。
徐和透露青徐黄巾原本有四十余万人马,他与管承、司马俱三人各领十余万,而徐和部青壮人数最少。
在徐和掌管的庞大势力中,青壮年人数仅有三万。
徐和向刘备叙述了当前的局势,提及与司马意见不合,对方已南下泰山。
他与管承分道扬镳,一人西进一人北上。
谈及在渤海境内的战斗,徐和麾下的黄巾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五十岁以上的老兵几乎全部牺牲,而年轻的部众在战斗中不断阵亡,数量锐减至两万。
对此,徐和悲痛欲绝。
刘备听完汇报后十分震惊,询问管承的兵马人数及其所在位置。
得知管承部众共有十五万,其中青壮人数至少有五万时,刘备极为震撼。
他决定采取行动。
华雄提议出兵,从袁绍手中夺回这五万青壮。
对此,徐和也表明愿意一同对抗袁绍,为死去的黄巾军 ** 雪恨。
最终,刘备已有了详尽的安排。
刘备下令让众人安静等候,然而徐和提及中山郡内缺少士兵的情况,提出了加入官军的提议。
刘备接受了这一提议,并给予徐和认同与支持。
在徐和的认可之下,刘备展现了对军队的热情与壮志,而徐和也因此决定将身心交付于刘备。
随着徐和的加入,渤海郡的渤海军队更加壮大。
此时,袁尚得知管承杀害了他们使者的事情后愤怒不已,决定采取极端手段对付黄巾军俘虏以示惩罚。
袁尚的命令传遍全军。
黄巾军中的老弱妇孺被押至山脚下。
他居高临下,对其中一位老者说:“老头,劝管承投降。”
老者话未说完,便被袁尚一剑刺死。
这一幕传到山上,管承愤怒无比,誓言要 ** 袁尚。
即便被袁尚的兵马围困在矮山上,管承也毫无投降的想法,对抗的情绪愈发激烈。
部将建议趁着夜色掩护,杀下山去。
管承在连续几次劝说后,决定放手一搏,传令下去,今晚后半夜集合兵马,夜袭袁尚营寨。
他深知眼前的困境,不知道徐和的情况如何,是否已与张燕汇合,但这一切已无法顾及。
夜色渐浓,山下的渤海军营寨升起炊烟,管承只能全力以赴,期望能够破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