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寨外响起了刘备的声音。
他们抬头看去,只见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正朝这边走来。
“拜见主公!”
朱灵、吕虔、典韦等将领纷纷行礼。
刘备挥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他亲自上山,迎接第一寨和第二寨的渠帅李大目和郭大贤。
两位渠帅向他行礼,刘备满意点头。
接下来的对话是关于青徐黄巾中的老弱妇孺的情况。
刘备告诉他们,这些人在迁徙路上或渤海境内的袁绍手中丧命,还有一部分被司马俱带到了泰山郡内。
剩下的则分散到中山郡境内。
他宣称不论老弱妇孺,照单全收。
这个提议震惊了李大目和郭大贤。
刘备解释道他将进行屯田,老弱妇孺负责后勤,稚童另有安排。
他们得知蔡邕和他的老师卢植回来后更加信服刘备。
李大目代表黑山军全体表达感谢后,刘备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前往第三寨和第四寨劝说剩下的黑山军投降。
李大目表态愿去。
郭大贤现身在刘备旗下,心怀立功之志。
一声赞赏之后,他便踏步向前,决心亲自出征。
刘备对此深表赞许,末将便迅速着手准备出征事宜。
不久,郭大贤策马直向第三寨青牛角方位而去。
跋山涉水之后,于日暮之时方到达。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寨门处被两名黑山军拦下。
青牛角渠帅亲自出马,质问郭大贤为何投降中山郡官军。
面对青角牛的质疑,郭大贤试图解释,却被对方直接打断并绑缚。
随即命令将其押入大寨深处。
青牛角决定待赶走官军后再处置郭大贤。
而后他召集众人至大寨正中寨堂开会,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渠帅安排他和雷公、李大目以及郭大贤驻守太行山脉北部,分守四寨。
然而如今,李大目和郭大贤先后叛变投敌,而郭大贤甚至在亲自前来劝降之前还试图说服他归降。
多年来,黑山军一直在山中艰难生存,官军屡次进山 ** 我们的弟兄,血海深仇,青牛角坚决不投降。
气氛渲染下,大家都与青牛角立场一致,坚决不投降。
青牛角对此很是满意,既然大家的想法一致,那就来探讨一下应对策略。
中山郡的官军进山,意图剿灭我们。
青牛角询问大家有何良策。
寨堂内先是安静一会儿,随后大家各抒己见。
有首领提议偷袭官军的粮道,认为只要官军的粮草一断,他们就只能下山。
也有首领认为坚守营寨更好。
青牛角沉吟一会儿,表示对于偷袭粮草的计划持保留意见。
他提到刘备在历史上的几次大战中,对粮草极为看重,且多次成功保护自己的粮草并抢夺敌军粮草,因此偷袭粮道有可能被刘备算计。
大多数人认同青角说的在理,支持偷袭的人不多。
接着,大家开始讨论是主动出击还是坚守营寨。
青牛角开始沉思。
有首领建议坚守营寨。
经过重新整理与改写,文本更为流畅:
据逃回的弟兄们报告,郭大贤主动出击的行动已经失败,且遭遇了刘备兵马的埋伏。
此消息一出,虽然大家都知道情况不妙,但仍有人持不同意见。
青牛角便是其中之一。
他提出,中山郡的官军可能并未料到他们敢再次出击。
若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或许能取得大捷。
他的观点成功说服了大部分人,于是众人决定再次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