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嘱咐他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地描绘最近关于他的流言,而非添加个人观点。

在文章中巧妙指出流言的来源,让读者自行脑补其中的细节。

甄俨在理解并接受这一任务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1206年,皇叔刘备的名字传遍冀州各地,流言四起,源头不明。

此时邺城飘起了小雪,冀州寒意逼人。

然而在这种环境下,冀州却弥漫着如同烈火般的氛围。

一份名为报纸的邸报在冬日里广泛流传于冀州各郡各县。

百姓只需付出一个馒头的价格便可购买。

上面记载的都是汉域发生的大事小情,特别是关于刘备的报道。

首期发行时,报纸的标题“大汉皇叔,刘备玄德”

让全冀州沸腾。

随后的几天,报纸接连不断就刘备的身份、战争行动以及是否有野心等话题展开讨论。

这些报道不偏不倚,配合之前的流言,火上浇油,使刘备成为冀州百姓热议的对象。

报纸的讨论度极高,连皇宫中的刘协看了后也愤怒不已,责令抓捕日报社所有人,即刻处斩。

盛怒之下,刘协欲斩大汉日报全体人员。

帝师皇甫嵩出面阻止,言明若此行动,皇叔名声将毁于一旦。

之前邺城已有流言诋毁皇叔,如今更有大汉日报公然挑衅。

刘协愤怒撕毁报纸,追问背后主导之人。

皇甫嵩透露,大汉日报背后由甄俨创办,而甄俨乃皇叔旗下人员。

刘协闻之震惊,思绪万千。

这些年甄俨供养宫中花销,众多生意的利润也与刘协共享。

此时他担忧皇叔刘备,内心焦虑不已。

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历经波折,如今皇叔欲再兴大汉,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阻碍其步伐。

朝廷之权柄,非刘姓宗族莫属,他人不得染指。

这是刘协所秉持之原则。

然皇甫嵩持异见。

他道:大汉日报之设,乃大将军对讹言之反扑也。

其力小但效大,传闻之报纸在百姓间广泛传播,引发深度讨论。

皇叔之智勇双全,历来未有失手之时。

皇甫嵩更言,报纸之力,不可小觑。

一人读报后若深信不疑,则能迅速传播开来,形成巨大影响力。

刘协闻之,欲见皇叔一面以探虚实。

当即派人请刘备入宫。

半时辰后,刘备与大汉日报主编许攸同至。

待至良久,刘协与刘备畅谈甚欢。

其话题大抵涉及报纸之力与皇叔之智勇。

末了,刘备带许攸归府,对其刮目相看。

许攸感慨道:“时代变迁,人应向上攀升。”

当前追随刘备时,许攸言辞尚需谨慎。

即便在初到邺城时,他的性格也未有大的改变,因此常遭阻碍。

但如今情势不同。

许攸向刘备询问:“主公,明日之计划,依旧照旧吗?”

刘备点头,对许攸道:“子远兄,劳烦你连夜筹备。”

许攸领命离去。

随着《大汉日报》的持续发行,关于刘备的讨论日益热烈。

百姓间流传,皇叔与天子交谈甚欢。

有人议论:“今日报纸言皇叔与天子常交谈至深夜,真假难辨。”

旁人回应:“皇叔与天子地位尊贵,谁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