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被宝钗的开朗所感染,一同前往丹房。

探春拉着迎春前行,坚信薛家大哥哥不会为小事生气。

于是,她们跟随宝钗和黛玉走向丹房。

薛虹的丹房虽名如此,实则更似一间工作室,充斥着工具、图纸及诸多创作。

连环画、小卡片、扑克牌等,皆是薛虹赠予宝钗和薛蟠的儿时礼物。

黛玉好奇询问,既然为丹房,何以不见丹药及奇异之物,反而尽是日常用品与字画。

宝钗解释,薛虹的丹房本不炼丹,多数物品已移至侯府,现存者只是遗留。

探春对此表示惊奇,并进一步询问所摆之书籍为何物。

宝钗展示了一本西游记风格的画册,乃薛虹所绘,风格新奇可爱。

迎春、惜春亦被吸引,共同欣赏。

谈及薛虹的画技,众女皆感羡慕。

宝钗又展示木雕小物及写实画像,令黛玉等人对宝钗的哥哥心生羡慕。

比较各自境遇,迎春、探春、惜春均感心有不足。

尤其是探春,虽志存高远,出身却为庶出,亲缘淡薄。

反观宝钗,受薛虹与薛蟠宠爱,内外皆显优越。

朝堂之上,隆庆帝整顿官场,使得这片沉闷的环境重新充满活力,办事效率显着提高。

刑部过去积压案件众多,但在隆庆帝的大换血改革下,如今已能高效运转,不仅加快了案件处理速度,还纠正了许多冤假错案。

朝堂局势稳定后,隆庆帝趁热打铁,派王子腾南下指挥地方军队,围剿白莲教。

他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一行动让王子腾立功,实现明升暗降,彻底剥夺勋贵的实权。

然而,原着中的王子腾虽然被封为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内阁大学士,看似权势滔天,实际上却受到皇帝的限制。

他手下的高级将领都是皇帝的人,一旦皇帝想要动手,随时可以将其制服。

这一世的隆庆帝打算采用同样的策略,利用王子腾剿灭白莲教,然后借此机会彻底削弱勋贵势力,同时给太上皇和义忠亲王一种翻盘错觉。

由于隆庆帝现在内库充盈,他经常赏赐底层实干官员,这也使得朝堂上出现了务实的风气。

批阅奏折的工作也变得更加简洁明了。

隆庆帝近期状态轻松,然而突然接到的军报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安南国发生了变故,安南王室竟然将安南郡王骗入宫中杀害,并叫嚣要对大明动武。

兵部尚书孙传庭愤怒地请求踏平安南。

大明国库充盈,武将们都摩拳擦掌,渴望立功封爵。

就连户部尚书于铮、礼部尚书黄锦也动了怒火。

而薛虹则好奇是谁给了安南这么大的胆子。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东瀛、安南等地的人普遍身高较矮,与大明的壮汉相比,他们就像幼儿园的孩子。

尽管他们可能有一些所谓的名将,但实际上他们的战斗力与华夏的名将相比相差甚远。

安南问题显露,赵云和本多忠胜对决尚难预料。

若赵云等待,恐怕难以见到对手身影。

原来本多忠胜竟然因鞋陷入困境。

至于安南的问题,其实深入剖析装备状况后不难发现安南兵力颇显逊色,那么安南究竟是何缘由导致其公然挑战大明呢?背后似乎存在未揭晓的故事。

安南郡王因何被骗至皇宫?防备全无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原来安南郡王与王后及王子妃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他毫无防备地踏入陷阱。

面对薛虹对此的评价,显然此事无法遮掩。

对安南的行动已经迫在眉睫,其蔑视大明无法容忍,需付诸行动平息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