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之行(三)

小主,

刘小惠也好奇地东看西看,被那些漂亮的鞋子吸引。

最后,厂长特意带他们参观了公司的文化展厅。墙上挂满了企业发展历程的照片、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以及赞助CBA球队的巨幅海报和签约球星的形象照。

厚重的企业历史感和蓬勃的发展势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到厂长办公室,双方重新落座。经过实地考察,谈判的氛围更加坦诚和直接。

姑父率先切入正题:“厂长,贵厂的实力和品牌,我们都看到了,确实不错!我们很有合作意向。不知道如果我们想在潮城做‘皮克’,需要什么样的合作条件?”

厂长沉吟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说道:“目前我们开放合作,主要是采用‘区域经销’的模式。核心条件其实很简单:首批进货达到一定的额度,我们就认可您作为该区域的主要合作伙伴,并给予相应的价格支持和市场保护。”

小姨关切地问:“那这个首批进货额度,大概需要多少呢?”

厂长看了看他们,语气比较诚恳:“这个额度,一般是根据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市场规模来定的。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起步可能就要五十万甚至上百万。潮城嘛,城市规模不算特大,但消费能力不错。我看几位很有诚意,亲自来厂里考察,这样,我也不说虚的,首批进货达到十万块, 我们就认可潮城的经销资格。后续根据销售情况,再谈是否授予更核心的代理权。”

“十万……”姑父和小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这个数字不算小,但也在他们预估和可承受的范围内。

这时,詹晓阳再次开口,问题直指核心:“厂长,这个首批额度我们可以努力。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具体的供货价格是多少?第二,厂里后续能提供哪些市场支持?比如广告、培训、促销物料这些。”

厂长听到这个问题,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目光再次落在詹晓阳身上,眼神中带着审视。

他似乎仍然有些犹豫,觉得跟一个孩子谈这么具体的商务条款有些奇怪,不由地将目光转向姑父,带着询问的意味。

姑父立刻明白了厂长的疑虑,他笑了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介绍道:“厂长,您别见怪。这位詹晓阳,虽然年纪轻,但确实是我们生意的重要股东和决策人之一。这次来晋江考察‘皮克’,也是他主导的建议。生意上的事,您完全可以跟他直接沟通,他的意见代表我们的共同意见。”

厂长听到这话,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迅速转化为极其职业化和热情的笑容,连忙对詹晓阳点头:“哎呀!失敬失敬!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佩服佩服!”

他不再犹豫,清晰地回答了詹晓阳的问题:“詹总问到了点子上!我们的供货价格,全国统一是按产品吊牌价的4.5折结算。至于市场支持,我们目前对核心经销商,会按照季度进货额的4个点(即4%)作为市场推广基金返还,这笔钱可以用作当地的广告投放、促销活动费用。”

姑父和小姨听完,对具体的折扣和返点没有太多概念,下意识地都把目光投向了詹晓阳,等待他的判断。

连刘小惠也紧张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詹晓阳没有立刻回应。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沉吟了大约十秒钟。

姑父和小姨心里暗自惊讶和佩服:这孩子,小小年纪,这气场、这沉得住气的劲儿,简直像个久经沙场的老生意人!

他们哪里知道,对于拥有前世记忆和经验的詹晓阳来说,这种级别的谈判,早已经历过无数次。

放下茶杯,詹晓阳抬起头,目光平静而坚定地看着厂长,开口说道:“厂长,不瞒您说,我们非常看好‘皮克’品牌的未来前景,尤其是赞助CBA带来的专业形象提升。我们这次来,是带着极大的诚意,希望与‘皮克’建立长期、深入的战略合作,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进货销售。”

他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厂长的反应,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潮城市场,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起点和试点。我们的目标,是依托潮城,逐步辐射整个大潮汕地区,乃至粤东的其他城市。我们希望‘皮克’能成为我们开拓这片市场的核心品牌和强大助力。”

这番话,格局宏大,目标清晰,完全超越了普通经销商的思维层面。厂长听得不由坐直了身体,眼神更加专注。

詹晓阳话锋一转,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基于我们这样的合作诚意和发展规划,厂长,我提一个我们的合作方案,您看是否可行?”

“请讲,詹总。”厂长的语气也变得正式起来。

“首批进货额度,我们主动提高到十二万元。并且,我们可以承诺,只要市场反响良好,后续每个月的进货额稳定维持在这个水平,甚至更高。”詹晓阳抛出了第一个筹码——主动加码,显示实力和决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厂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没打断。

詹晓阳继续抛出核心条件:“相应的,我们希望厂里能在两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第一,供货价格,希望能从4.5折优惠到4折。 第二,市场推广基金的返还比例,从4个点提升到5个点。 另外,在我们新店开业、以及国庆、五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希望厂里能额外支持一些促销礼品,比如运动袜、小背包、水壶之类的,帮助我们更好地拉动销量。”

说完,詹晓阳目光坦然地看着厂长,等待他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