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饶有兴趣地有了当场考较景衡的心思。
待景衡言毕,李阁老方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方才听世翁言,你于经史子集皆有所涉猎。
老夫便考你一考,《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句当作何解?于今日时务,又有何启迪?”
景衡神色一凛,再次恭敬行礼,略作沉吟,便朗声答道:“回阁老话。
此句乃夫子阐明为政之根本在于德行。
治理国家要依靠德行,如同北极星居于中心,群星自然环绕。
用于今时,学生以为,为君为官者,当先正己修身,以德服人,方能令百姓归心,政令畅通。
上行下效,官清则民安。
譬如地方官员,若自身清廉公正,则治下百姓自然信服,法令推行亦易。
德政所致,天下归心。”
李阁老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继而抛出一个更涉实务的难题:
“江南乃国家财赋重地,盐课、漕运尤为紧要。
若他日派你往江南为官,当如何平衡税赋征收与民生休养?”
此题已远超寻常经义范围,直指现实政务。
席间众人皆屏息,看向林景衡。
林景衡凝神思索片刻,方谨慎答道:“学生愚见,首要在于一个‘明’字。
一明实情,需深入地方,洞察民间真正疾苦与承受之限,不可凭想象或旧例苛征;
二明法度,定下清晰章程,严惩胥吏贪墨盘剥,使税赋征收有法可依,杜绝中间层层加码。”
他稍顿,继续道:“具体至盐务,学生以为当着力疏通官方运销渠道,保障官盐质优价平,同时严厉稽查私盐,如此既可保朝廷课税,亦能惠及百姓。
至于漕运,则需保障河道畅通,减少漕粮运输损耗,亦需体恤漕丁夫役之苦,妥善安置,使其无后顾之忧。
总之,开源与节流需得并重。
朝廷用度固不可缺,唯有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税源方能长久不绝。
小主,
若涸泽而渔,恐非社稷之福。”
这一番回答,条理分明,既引圣贤之道,又顾及现实情弊,显是真正思考过的,并非纸上谈兵。
李阁老听着,脸上渐露赞许之色。
他又接连问了几个经史中的疑难之处,景衡皆能引经据典,阐述己见。
虽偶有稚嫩之处,然根基之扎实、思路之清晰,已远超同龄之人。
“好,好!”李阁老终于抚须而笑,转而对赵士荣道:
“赵公,您这外孙,确乃璞玉浑金,名不虚传!
假以时日,细心雕琢,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