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梦中得种或许只是托词,但这份坚持,这份远见,这份化梦想为现实的能力,绝非寻常闺阁女子,甚至朝中官员所能及的。
怪不得景衡那孩子如此情有独钟,甚至不惜与家族相抗。
此女确有非凡之处,若为男子,必是国之良才。
只是……
这个女子有些太过傲气了,竟敢公然挑战世俗常规。
男子纳妾天经地义,并非全为好色,满足私欲,而是多为家族子嗣繁衍大计为重。
他心中不由更加好奇: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她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想到这里,赵士荣不禁一筹莫展,犹豫不决。
思来想去,最终他还是决定先以政事为重,或许将来,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转机?
至此,赵士荣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尽去。
他挥了挥手让长随赵义退下,独自坐在书房中,取出那份被自己压下的奏折。
沉吟片刻后,他重新润饰了内容,添上了李春芽的善举和民间声望。
次日便将奏折递呈入宫。
奏折在廷议中引起些微小波澜。
个别保守官员面露难色,心中不忿,但面对皇帝金口嘉许的“嘉禾祥瑞”和确凿的救荒功绩,谁也不敢贸然出声反对。
加之有与赵士荣交好的李首辅和杜尚书暗中施力,奏折很快便呈至嘉靖帝御前。
嘉靖帝听黄锦读奏,是关乎祥瑞推广及北方民生之事,此李姓女子育种高产,民间声望极高,不由龙颜甚悦。
近年来,北地酷寒,灾难频发,粮食产量也多有下降,冬季更是缺粮,农户饥寒交迫。
而此高产的御麦及时出现,真乃是上天赐给大明的“救国神粮”。
这一切皆来源于此李氏之女,着她来北地育种,更快捷的惠及北地广大百姓,此事甚好甚妙。
嘉靖帝当即朱笔挥毫批红:
“准奏。即着嘉禾乡君李氏春芽,赴京听用。
赐寓所,拨京西官田二百亩,专司御麦育种之务。钦此。”
宣旨太监曹公公奉旨携带圣旨快速赶往扬州李府。
林景衡回京城翰林院上任的前一天,特意来了李府向春芽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