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记录和仓储的管事立刻起身,翻看账册后回禀:
“夫人,今年两季收获,共得饱满堪为种子的御麦四千三百石。
扣除咱们皇庄明年自身育苗和试验所需,最多……最多能调拨出四千二百石。”
春芽眉头微蹙,继续问道:“以诸位估算,若要北方大半土地都种上御麦,这些种子可够?”
那管事面露难色,摇了摇头:“回夫人,远远不够。
北方各州郡田地何止万顷,即便只算适宜种植御麦之地,欲使其四成播种,所需种子恐需以万石计。
我们这四千二百石,怕是连两成都不到,至少还差……至少还差六千石以上。”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位大小官吏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说能否向南方调种,有的说是否可令各地自行留种,但远水难解近渴,且各地旧种质量参差不齐。
春芽凝神沉思片刻,脑中灵光一闪,抬头对管事道:“南方的种子不适合北方种植。
不过……我记得,京城周边乃至北直隶不少农户,今年见我们皇庄收成好,也跟着种了些御麦。
他们手中必然有留作种子的粮食,我们是否可以向他们收购,补上这个空缺?”
管事闻言,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夫人此法甚妙!此法可行!
只要定价公道,并言明只收购他们除却自家口粮和必要种粮之外的余粮,既不伤农,又能解朝廷燃眉之急!
下官这就派人去核查周边农户手中的余种数量!”
此方法虽好,但大规模向民间收购粮种,涉及银钱动用和具体政策,并非皇庄可以擅自做主。
春芽当即命皇庄内文书功底好的清历司主事起草奏折。
详细陈奏皇庄现存种子数目与朝廷要求之间的巨大缺口。
并明确提出向京畿农户平价收购余粮作为种子的解决方案。
恳请皇上敕令户部拨付相应银两,并协调地方官府协助办理。
奏折很快得到嘉靖帝的批准。
在户部的协调和银两支持下,皇庄迅速在京畿地区开展了御麦种子的收购工作。
因价格公道,且不影响农户自家生计,响应者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