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知识解释心理学?这很“江翊”。林溪忍不住笑起来:“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简单多了。那……找到‘断点’的方法也像修电路吗?断电、检查、重新连接?”她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说,看着他眼里的紧张渐渐消散,重新亮起属于学霸的自信光芒。
“差不多。”江翊的话多了起来,开始认真讲解,“比如这本书里说,沟通时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就像实验前要先检查仪器状态,状态不好就容易出误差。”他说起这些时,眼神里有种特别的专注,和讲物理题时的认真不同,多了层温柔的底色。
林溪看着他翻书时的样子,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细小的阴影。她突然觉得,平时看起来像“学习机器”的江翊,其实也有细腻的一面,只是这面被厚厚的物理书和竞赛压力藏得太深,只有在这样放松的时刻才会悄悄显露。
“你上次……是不是因为家里的事烦恼?”林溪犹豫了很久,还是轻声问道,目光落在他笔记本露出的“家庭沟通”字样上,“如果是沟通出了问题,或许这本书能帮到你?就像你说的,找到信号断点。”
江翊翻书的手指顿住了,书页停在“青少年心理需求”那一页。他沉默了几秒,眼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有惊讶,有犹豫,最终化作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嗯,我爸妈希望我一直学物理,觉得这是最好的路,但我……”他没说下去,只是轻轻合上了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走的路。”林溪想起苏晓晓告白时的勇敢,想起陆知行藏在错题集里的心意,突然觉得少年人都在努力对抗着什么,“就像物理题不止一种解法,人生也不该只有一种答案。”她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只是觉得应该让他知道,他的犹豫和挣扎并不是孤单的。
江翊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惊讶,还有些不易察觉的感动。他把笔记本重新翻开,指着刚才画的思维导图:“我在试着分析问题,就像解物理题一样列公式、找变量。”他的指尖点在“父母期望”和“自我需求”两个关键词上,“这两个变量总是不平衡,导致整个系统不稳定。”
看着他用理科思维认真分析家庭问题的样子,林溪突然觉得有点心疼。他总是习惯用理性包裹情绪,把所有烦恼都当成“问题”来解决,却忘了有时候情绪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释放,就像那天在操场忍不住爆发的暴躁,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偶尔‘短路’也没关系。”林溪拿起他的书,翻到“情绪释放”那一页,“你看这里说,适度表达愤怒不是坏事,总憋着会像电池过度充电,容易爆炸。”她想起自己被数学题难哭时,陆知行会递来巧克力,而不是讲“解题技巧”,有时候陪伴比道理更重要。
江翊的手指在“适度表达”四个字上停留了很久,像是在反复咀嚼这个词。他突然从书包里拿出个小小的笔记本,不是刚才合起来的那本,而是崭新的活页本,递给林溪:“这个送给你,上次物理竞赛笔记谢礼。”本子封面是浅蓝色的,画着简单的星空图案,和他平时用的纯黑笔记本风格完全不同。
“不用谢礼的,你帮我讲题我很感谢。”林溪连忙摆手,却被他坚持着塞进手里,他的指尖碰到她的掌心,带着书纸的粗糙感。“上面写了些数学辅助线技巧,比你要找的那本辅导书实用。”江翊的耳尖又红了,“是我自己总结的,可能……对你有用。”
林溪翻开笔记本,发现里面果然是精心整理的几何辅助线画法,每种类型都配了例题,旁边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比教辅书更清晰易懂。最后一页贴着张小小的便利贴,上面写着:“遇到解不开的题,先停一停,情绪和思路一样,都需要留白。”字迹温柔了许多,没有平时的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