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行挠了挠头,把手里的饼干盒递过去:“要尝尝吗?蔓越莓味的,补充能量。”江翊没有推辞,拿起一块放进嘴里,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亮:“很好吃,比我妈烤的曲奇软。”他顿了顿,从书包里掏出本习题集,“这是物理竞赛的基础题,你们寒假可以做做,比学校作业难一点,但很锻炼思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溪接过习题集,发现封面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被频繁翻阅的结果。扉页上写着江翊清秀的字迹:“解题如解谜,耐心最重要。”她突然想起跨年夜那个沉默修音响的少年,原来他早就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悄悄分享给了他们。
“下午兴趣班结束后,要一起讨论题吗?”江翊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真诚的邀请,“我刚好有些心理学的案例想分享,很适合用来放松大脑。”陆知行眼睛一亮:“好啊!刚好物理有几道题卡壳了,正想请教你这个前竞赛大神。”
午休时间在轻松的交谈中溜走。回到座位时,林溪发现陆知行在她的草稿纸上画了个小小的简笔画,是三个小人围着桌子做题,旁边画着堆蔓越莓饼干,头顶飘着“内卷必胜”的旗帜。她忍不住笑出声,在旁边画了颗橘子糖,把糖纸画成了闪闪发光的样子。
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把桌面切割成明暗两半。林溪按照陆知行教的方法攻克数学压轴题,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思路清晰得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陆知行在旁边做江翊推荐的物理题,偶尔皱着眉咬笔头,遇到难题就用红笔圈出来,等着江翊来解答。
两点半左右,江翊抱着笔记本走了过来。他的兴趣班显然收获颇丰,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坐下就开始分享:“今天老师讲了‘学习动机’理论,说适当的压力能提高效率,但过度压力会适得其反,就像弹簧压得太狠会失去弹性。”他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曲线图,“你们看,这和物理里的弹性形变规律很像。”
用物理知识解释心理学?这很“江翊”。林溪和陆知行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起来。陆知行推过物理练习册:“那你看看这道题,是不是我的‘压力超过弹性限度’了?怎么算都不对。”江翊接过练习册,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很快画出受力分析图:“你这里少算了摩擦力,就像忽略了心理压力的隐性影响,结果肯定会偏差。”
三人讨论题目的声音很轻,却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形成了独特的小磁场。偶尔有人从旁边经过,会好奇地看一眼这三个埋头做题的少年少女,目光里带着赞许和怀念。林溪看着江翊认真讲题的侧脸,看着陆知行恍然大悟的表情,突然觉得寒假补课的意义不止于提高成绩,更在于这份并肩奋斗的温暖。
夕阳西下时,图书馆的暖气似乎更足了些。林溪把整理好的错题本放进书包,发现陆知行偷偷往她书包里塞了半包蔓越莓饼干,保鲜盒上贴了张便利贴,画着个举着奖杯的小人:“奖励给今天攻克三道压轴题的学霸!”她抬头看向陆知行,少年正假装看窗外的风景,耳尖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江翊收拾书包时,林溪注意到他的心理学笔记本上画着思维导图,中心写着“自我接纳”,周围发散出“兴趣”“能力”“价值”等关键词,每个关键词旁边都画了小小的笑脸。她突然想起江翊之前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原来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内心的烦恼和解。
走出图书馆时,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温柔的粉紫色。陆知行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个保温杯:“差点忘了,我妈让我带的热可可,说晚上降温,给你们暖暖手。”他把杯子递给林溪,又从包里拿出两瓶矿泉水递给江翊,“下次我们可以约在市图,这里的物理参考书比学校附近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