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林溪的名字回到前30名

苏晓晓为了规范历史大题的答题语言,特意把江翊整理的答题模板抄在笔记本上,比如“‘影响类’题目常用表述:促进了……发展,推动了……进程,为……奠定基础”,每次答题前都会先看一遍模板,确保用词规范。

江翊则利用课余时间,帮大家整理了各科的“细节知识点手册”——历史手册里有“近代化探索各事件的细节对比”,地理手册里有“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及原因”,政治手册里有“易混概念对比表”,分发给大家后,还会定期抽查,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

周末的图书馆之行,四人依旧如约而至。这次他们没有盲目刷题,而是针对各自的薄弱点进行专项练习——林溪做了十道历史细节题,全对;陆知行练了三道地理综合题,答题逻辑明显清晰了很多;苏晓晓写了两道历史大题,答题语言也规范了不少。

休息时,陆知行拿出提前买好的冰镇可乐,分给每个人:“来,庆祝咱们这次都进步,也预祝下次模考咱们能更上一层楼!”

林溪接过可乐,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心里却暖暖的。她看着身边认真复习的伙伴——江翊在帮苏晓晓修改历史大题的答案,陆知行在对着地理图册背诵洋流分布,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画面温暖又治愈。

“对了,”苏晓晓突然抬起头,笑着说,“你们发现没?咱们现在的状态,比之前更从容了。第一次模考后,大家都很焦虑,总想着快速进步;现在咱们知道,一步一步来,反而能走得更稳。”

林溪点点头,深有同感:“是啊,之前我总觉得进步慢就是没进步,现在才明白,只要一直在前进,哪怕每次只进步两名,积累起来也是很大的突破。”

江翊也笑了:“这就是‘稳步前进’的意义。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坚持。咱们现在基础越来越扎实,下次模考肯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回家的路上,林溪看着手里的“细节知识点手册”,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考进文科实验班的目标还没实现,还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掌握,还有很多错题需要整理,但她不再焦虑——因为她有“补差小组”的伙伴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面对困难。

周日晚上,林溪在情绪日记里写道:“第三次模考,我考了年级第二十六名,终于回到了前三十。这份进步,离不开‘补差小组’每个人的帮助——江翊帮我分析错题、整理知识点手册,知行鼓励我坚持下去,晓晓和我互相抽查知识点。这一个月,我们没有追求‘快速进步’,而是专注于‘补细节、打基础’,虽然每次只进步一点点,但积累起来就是不小的突破。接下来,我会继续按照计划复习,和伙伴们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文科实验班的目标前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写完日记,林溪合上笔记本,把“细节知识点手册”放在枕头边。她看着窗外的夜空,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只要和伙伴们一起,保持这份“稳步前进”的节奏,下次模考,她一定能离文科实验班更近一步,甚至实现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