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翊点点头,还补充道,“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个知识点很重要,下次模考可能会考。”
林溪赶紧把这个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还特意标了“重点考”。陆知行和苏晓晓也凑过来,把这个知识点记了下来,生怕下次考到。
刷题间隙,陆知行拿出手机,说:“我妈昨天给我发了一个历史时间线的视频,特别有意思,是用动画做的,把近代化探索的事件都串起来了,咱们一起看看吧,肯定能帮咱们记牢时间线。”
大家围在一起,看起了视频。视频里的动画很生动,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时间线和事件细节都用卡通人物演了出来,还配了有趣的旁白。
看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片段时,陆知行忍不住笑了:“这个卡通人物画得也太像了吧!我现在终于记住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了!”
苏晓晓也笑着说:“这个视频比课本有意思多了,我回家也让我妈帮我找找类似的,以后记知识点就不枯燥了。”
林溪看着视频,又看了看身边的伙伴——江翊正认真地看着视频,偶尔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陆知行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苏晓晓一边看一边做笔记。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画面温暖又治愈。
她想起早上看到江翊低头笑的样子,心里突然觉得,和这些伙伴一起努力的日子,是青春里最珍贵的时光。虽然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小主,
下午放学时,林溪和江翊一起走回家。路上,江翊突然说:“下次模考之前,我们可以再做一套文科综合的模拟卷,提前适应考试节奏,也能查漏补缺。”
“好啊,”林溪点点头,“我周末去图书馆借几套模拟卷,咱们一起做。”
“不用,我已经借好了,”江翊从书包里拿出几套模拟卷,递给她,“这是我上周去图书馆借的,里面有很多典型题,你先拿着,周末我们一起做,然后互相批改。”
林溪接过模拟卷,心里满是感动:“谢谢你,江翊,总是为我们考虑这么多。”
江翊看着她,嘴角又微微上扬,这次没有刻意掩饰,反而带着一丝温柔:“我们是‘补差小组’,本来就该互相帮助。你进步了,我们都开心。”
林溪的心跳又加快了,她赶紧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模拟卷,小声说:“我会好好做的,争取下次模考能进步更多。”
两人并肩走在夕阳下,影子被拉得很长。林溪看着身边的江翊,心里悄悄想着:原来他也会笑,他的笑容很温柔,像夕阳一样,能让人心里暖暖的。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不仅要考进文科实验班,还要和这些伙伴一起,留下更多美好的青春回忆。
晚上,林溪在情绪日记里写道:“今天早上,我无意间看到江翊低头笑了,他的笑容很温柔,和平时的沉稳不一样。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江翊其实一直在默默关心我们,只是很少表露。和‘补差小组’的伙伴们一起复习的日子,越来越温暖了——陆知行会给我们带奶糖,苏晓晓会和我互相抽查知识点,江翊会帮我们整理答题模板和模拟卷。我知道,考进文科实验班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他们在,我就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下次模考,我一定要继续进步,不辜负大家的帮助,也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写完日记,林溪合上笔记本,看着书桌上江翊给的模拟卷和答题模板,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只要和伙伴们一起努力,终有一天,他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走进文科实验班的教室,开启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