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拉班底不是过家家

随着杨正一番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地痛诉,若说张家父子二人不动容,那就有些假了。

这张家多年以来扶危济困,接济百姓,没有与那些贪官污吏、鞑子八旗同流合污,怎么说多少心存良心,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一直拒绝着杨正,保持距离,那也是在犹豫、害怕,不敢放手一搏。

什么主角一出,三言两句一说,振臂一呼,就会有无数人纳头便拜,纷纷投靠响应。

要是真这样想,那就得好好想想,自己适不适合干这带头的活。

是个人,都会思考利弊,你要是啥都不是,人家凭什么会信你,跟你呢?

更何况,是这掉脑袋,灭族之事。

话说回来,这也就忽悠忽悠那些大字不识,吃了上顿没下顿,看不到未来,活不下去的苦哈哈老百姓愿意信。

对人家来说,反正啥也没了,不干这起义的事,那也是死,干也是死,那为何不能拼一把!

这历史上多少从龙之功例子摆在眼前,谁又会觉得自己不是那个成功的人呢!

往远了说,有老刘的沛县集团,还有他后代汉光武帝的南阳集团云台二十八将。

再往眼前了说,有开局一只碗的老朱和他那淮西集团。

这都是非常鲜明的例子,谁又不会羡慕,想像成是自己呢?

可这,对那些世家大族,富商乡绅来说,就不一定会这样做了。

人家生活过的那么滋润,为何非要跟着你干这不要命的事呢?

古话是说富贵险中求,从龙之功都是艰难危险,不投资试试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可想想人家为何就非要投资你呢?

就看看你那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手下全是刚丢下锄头,没打过一场正规仗的农民,和别人说你会坐上那九五之位,你觉得别人会信吗?

人家真要投资,做那从龙之臣,为何不投资那些有潜力,有更多队伍的人?

纵观历史,算起来也就只有我们那编草席的刘皇叔,是获得不少人投资。

可这,也得看看他是啥出身背景,举的是啥大旗,不然人家糜家为何要投资他。

可看看杨正,又有啥?

要身份背景,除了有个武秀才功名,哪里能比的上人家刘皇叔。

顶多可以和人家老刘比比,再然后比老朱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