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整编军队,大搞建设

这根据地刚开始建设,他的工作还是非常多的。

护民军的工作安排好,接下来就是处理根据地民政事务。

别看宣化店、丰家店、黄陂站是属于山陵地区,可有着竹竿河、滠水河穿过,使得气候适宜,土地甚是肥沃。

再加上处于鄂豫两省交界,南北交通之要冲,商家云集,自然生活的人口就不少。

看大清在此处建城镇,设驿站,置巡检司,就能看出其位置重要和繁华。

而这繁华之地,要处理安排的民政工作就不少。

综合比较,不比治理一县简单。

初四,一大早,他就来到宣化店城镇中心,一处挂着护民军军政衙门牌匾的三进宅院。

此时,院内已经站了不少人,望去多数都是四五十岁,身上穿着带补丁大棉袄的农民汉子。

待走近,老爷子、杨父、三叔正和众人交谈,唠着家常。

看到杨正到来,众人瞬间都安静下来,恭敬行礼问好。

“诸位长者,这外面冷,不好谈事,咱们都进屋坐。”

“谢大帅。”

众老汉虽然嘴上恭敬行礼感谢,可脚上却没有挪动半分,依然还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看着杨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此,杨正只好笑着和老爷子、杨父、三叔走在前方,带着众老汉进屋。

来到会议厅,虽说老爷子三人是长辈,但论公事,杨正是掌权者,则要坐在主位,而老爷子和杨父则并排坐在两侧,三叔就只能坐在下首。

这四人是排好座次坐下了,可众老汉却犯了难,不敢坐,一个个恭敬站在那。

“诸位长者,都别客气,都找位置坐下就行,不必拘礼。”

“不不不,大帅,俺们站着就管,这就不坐了。”

“对对,大帅,俺们不累,站着就管。”

“.........”

众老汉还是很拘谨,不敢随意上座,摇手摆着拒绝。

看到这,杨正笑着站起身来,走到众老汉身前,拉着一位老汉:“俺杨正的护民军,那是老百姓的队伍,您们都是俺们的衣食父母,

您们来俺这,怎么能有让您们站着说话,您们这样做,不是戳俺脊梁骨嘛!

都赶紧坐,别客气,都坐坐坐。”

说着,就拉着一个又一个坐下,而老爷子三人也走过来帮忙劝说。

好一会,三十几位老汉才坐下,可是依然恭敬的只坐椅子半边,更别说往后靠。

对此,杨正也没办法,这也不能强压人家,只能慢慢改变。

“诸位长者都是宣化店、丰家店、黄陂站三镇德高望重之人,俺这今日请诸位长者来,没别的事,就是和大家说说接下来关于护民军军政府治下要实施的政策。”

众老汉听到杨正要实施政策,顿时有些心慌,大气都不敢喘,都有点怕他会弄出啥比清廷还要苛刻的政策。

看到这,杨正露出了微笑:“诸位长者都别紧张,俺杨正跟鞑子不一样,俺可不会干欺压老百姓的事。

俺也是从小就种地,也知道咱们老百姓的苦,都是不容易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累到头就希望能多收点粮。

遇上天不好时候,产不出粮都不算啥。

不是啃树皮和面吃,就是挖野菜拌饭吃。

过这么苦,说实话,俺杨正也是有良心的人,怎么还会再压榨您们。

所以,今日俺叫大家来,就是要告诉大家,只要是俺护民军从鞑子手里夺回的地盘,头三年不收田亩税,新开荒田,也是同样三年不收税。”

“这这......这大帅您说的是真的吗?”

“大帅,真是三年不收税吗?”

“新开荒田,也三年吗?”

“.........”

众老汉此时激动的不得了,有的直接被惊了站起来,都不赶紧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到这,杨正郑重点了点头:“没错,大家都可以放心,今日俺杨正说的话,天地可见,父母可见,乡亲们可见,但凡有违背,天打五雷轰。”

好家伙,这话一出口,顿时把众老汉惊的不得了,纷纷跪倒在地。

“俺老汉,谢大帅,大帅万岁。”

“大帅,您是俺的再生父母啊,受俺一拜。”

“大帅万岁,大帅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