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胤禩深得朕心

自大清入关以来,上到宗室王公,下到普通旗丁,都有战死。

战死的人数,没有十万,也有五六万了。

具体战死多少,不好统计。

但一直到现在康熙五十八年,整个八旗旗丁也就六十多万。

而这六十多万,满洲十几万,蒙古五六万。

然后剩下的四十多万,就是汉军男丁和一些包衣了。

别看有六十多万旗丁,可实际上年轻力壮的,恐怕也就一半。

然后这一半当中,又有接近二十万左右,是在八旗军中吃粮拿饷的。

可不管人多还是人少,八旗从打天下到坐天下,战死的兵太多了。

但被俘虏,且还能活着,被拿来要挟的就太少见了。

这他娘的,哪个泥堪不是恨死了自己这些旗老爷们。

个个都是恨不得扒皮抽筋。

怎么到了这杨贼,就跟人还不一样了。

不想着铸京观,震慑人。

反倒是来威胁。

真稀奇了。

当然,杨正要是知道大家心里想的,对此只能说一句,都是为了民族团结。

不然,懂的都懂。

而且杨正也不是真的那么有大善心。

实际上是,能少杀就少杀,不该杀的不杀,多留下些劳动力干苦力。

想想那么多那么好的田地、矿山、水井,没人来挖,岂不是可惜了。

再说了,真正让一个人痛苦的方法,是生不如死。

当然,杨正做的这些,马齐大学士不理解。

嵩祝大学士,也不理解。

胤禩这位皇子,更是也不理解。

就连汉人官员们,也更是不理解。

更不用说康熙这位,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了。

想想当年平三藩后,湖广填四川,是怎么来的。

能做出如此壮举的康熙,完全就不明白杨正,为什么会做出拿人质来威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