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火炮体系

火炮这等武器的研究,说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若只是追求射程、威力的话,那可以像明清那样,考虑形状大小、重量大小、运输方式、制造生产、材料成本这些就行。

但是要让火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更好的性价比和性能,那就考虑的比较细致。

你要知道为什么这个形状大小、长度重量的设计原因,为什么配上不同重量的火药,可以达到不一样的射程。

还有,为什么不同的炮管长度和倾斜角,发挥出的威力和射程又不一样。

对于这些,真要搞明白,那就不是几天几个月几年能行的。

其中所包含的知识,根本不是读几本四书五经,打打铁,然后涂涂画画就能摸透的。

真正的要研制优良的火炮,是需要对绘制、测量、数算、冶金等多个方面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一套科学标准的研究体系,以及对应的生产体系。

而这方面对于不研究科学的明清来说,那是没有想过,自然也就是慢慢落后于长期处于战争的欧陆。

但现在杨正来到了这个时代,自然是不会看着民族一步步落后于人。

在护民军和军工厂逐渐扩大的时候,他就围绕发展文化教育、军事建设、军工生产为核心,调整建立了护民军民政学堂、护民军讲武堂、护民军医学堂、护民军技工学堂。

还有以及各县的县学,各乡村的扫盲班、村学等。

就如周景盛,先是经过训练营为期一个月训练,然后进入护民军民政学堂学习了十天,再来到护民军技工学堂学习了五天。

最后进入军工厂下设的修理制造所工作了十天,再被选进了军工厂火枪生产车间工作十天,再就直接被选到了火炮研制小组。

就这样差不多训练学习加工作一两个月下来,哪怕是一个不识字不会算术的文盲,也会变成懂的千八百字和基础算术的文化人。

更不用说周景盛这样秀才出身,又自己研究多年算术、机械、绘制的技术人才了。

这来到火炮研制小组后,可不单单是说自己在那研究测试火炮那么简单。

而是一边带队研究测试的同时,一边结合杨正根据残本九章算术整理出来的中学数学、物理进行知识理论验证。

这其中不管是什么面积、体积、重量,还有动能、热能、机械能这些物理学理论知识。

其中能算出测出多少数据,那就记录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