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甘泉问疾:御医低语透凶兆

汉阙惊澜 桃园山人 1534 字 14天前

甘泉宫的秋色,比未央宫更添几分萧瑟。这座位于渭北高原的离宫,背靠苍翠的甘泉山,俯瞰着蜿蜒的渭水,本以清幽凉爽、温泉滋养着称,是帝王避暑休养的胜地。然而,对于十四岁的汉昭帝刘弗陵而言,此行的目的却并非休憩,而是迫不得已的疗养。

自初秋以来,一场看似寻常的风寒便缠上了这位少年天子,迁延月余,时好时坏。咳嗽始终未断,面色也一日比一日苍白,原本清澈的眼眸深处,时常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黯淡。

此刻,昭帝寝殿内弥漫着一股浓重而苦涩的药味,昭帝半倚在铺着厚厚锦褥的御榻上,身上盖着柔软的狐裘,只露出一张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

太医院令丞(最高医官)张仲景,这位年逾六旬、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老御医,正屏息凝神,指尖轻轻搭在少年天子纤细的手腕寸关尺处。他的神情异常凝重,花白的眉毛紧紧锁在一起,仿佛在倾听着来自生命最深处的、不祥的回响。

另一位稍年轻的副手太医,垂手侍立在一旁,大气不敢出,额角却已渗出细密的冷汗。殿内侍奉的宦官宫女,更是如同泥塑木雕般静立,连呼吸都刻意放缓,唯恐惊扰了这令人心悬的诊脉。

殿门外,玄色的身影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岳。大将军霍光负手而立,背对着殿门,目光投向庭院中几株在秋风中摇曳、已显凋零之态的梧桐。他看似平静,但每一次殿内传来的轻微咳嗽声,都像一根无形的针,刺在他心上。昭帝的健康,不仅关乎一个少年的生命,更关乎他霍光权力大厦最核心的基石,关乎整个帝国未来的走向!他不能有失!

时间在药香与死寂中缓慢流淌。终于,张太医缓缓收回了手指。他动作极其轻微,仿佛怕惊醒了榻上闭目养神的少年。他对着副手太医使了个眼色,两人无声地退至殿内一处远离御榻的角落。

张太医用几乎细不可闻的气声,对副手低语,苍老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脉象…虚浮无力,尺部尤甚,如游丝悬露,时断时续…此乃‘虚劳’之兆,且…已入沉疴!” 他每一个字都说得极其艰难,仿佛重逾千斤。

副手太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声音同样低若蚊蚋:“大人…这…陛下春秋正盛,怎会…?”

张太医痛苦地闭上眼,复又睁开,眼中满是悲悯与绝望:“先天不足,后天忧思劳神过甚…风寒只是引子,勾动了沉潜之疾…如油尽灯枯之象…恐…恐非药石所能速效…”

就在此时,榻上的昭帝似乎被他们的低语惊动,猛地咳嗽起来,比之前更为剧烈。他下意识地用一方素白的丝帕掩住口。咳嗽稍歇,他移开丝帕,目光落在上面——赫然几点刺目的猩红!如同雪地里绽放的寒梅,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