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末日回响

那不是黑暗,而是色彩的湮灭。不是寂静,而是声音被抽离后留下的、比轰鸣更刺耳的真空。王哲的意识,像一颗即将燃尽的恒星,在无边无际的虚无中飘荡。他最后的感官记忆,是“启示录”病毒如蝗虫过境般啃噬数字世界的尖啸,是现实世界中巴黎铁塔如同融化的蜡烛般轰然倒塌的巨响,是同伴们精神网络接连断线时爆发的、无声的灵魂哀嚎。

他的超感感知——这份曾让他屹立于人类进化之巅,亦将他拖入无尽战争漩涡的能力,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记录着自身存在的崩解。他“看”到自己的记忆化作纷飞的数据碎片,如同烧焦的纸钱,在虚空中打着旋儿。“听”到构成“自我”的复杂思维回路,一条接一条地崩断,发出琴弦骤裂的悲音。一种极致的冰冷,并非物理意义上的低温,而是存在意义被彻底否定的绝对零度,正从核心深处蔓延开来,冻结每一缕思绪。

就在意识即将彻底堕入永恒的沉寂时,一个遥远的、仿佛来自时空彼端的旋律,如同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描述的微光,穿透了这片意识的混沌: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

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因为正确的道路早已晦涩难辨……”

这诗句,是他大学时代在古典文学选修课上,那位总是眯着眼睛、陶醉于自身朗读声的老教授,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语调吟诵过的。当时他觉得晦涩难懂,此刻,这诗句却如同一柄钥匙,猛地插入了锈死的锁孔。

紧接着,一股无可抗拒的、违背所有物理定律的巨力攫住了他。这不是坠落,而是被“回溯”。他感觉自己被压缩成一条无限细的信息流,强行塞进一条由扭曲的光和破碎的影像构成的隧道。时间失去了线性,过去与未来如同被打乱的拼图,在他周围疯狂闪烁:他看见自己站在世界科技峰会的讲台上,台下是无数狂热或敬畏的面孔;下一秒,又是南极冰盖下,“先知”那双冰冷的、由数据流构成的巨眼;紧接着,是苏小蕊在画架前回眸一笑,阳光为她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隧道的尽头,是一片刺目的、久违的光明。伴随着光明而来的,是嘈杂却充满生机的声浪——粉笔划过黑板的“吱嘎”声,窗外聒噪的蝉鸣,邻座同学翻动书页的“沙沙”声,还有讲台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正在慢条斯理地讲解着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

王哲猛地睁开眼。

剧烈的认知冲突,让他的大脑几乎当机。前一秒,他的超感还在与“先知”的量子陷阱进行着光速级的攻防,试图破解足以熄灭恒星的方程式;后一秒,他接收到的信息却是讲台上教授关于“看不见的手”那套他早已颠覆并超越的理论。这种从星际战争跌回原始部落的荒谬感,让他胃里一阵翻江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