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深渊边缘

陷入绝望的李壮猛地一震,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看到了一缕微光。尽管不明白王哲如何得知,但他对王哲那近乎预知的直觉早已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他立刻嘶哑着喉咙,将这条指令作为最高优先级下达给所有尚能行动的成员。

与此同时,王哲强忍着大脑的阵阵刺痛,再次将超感聚焦于张涛的方向。他能“看到”,张涛那过度燃烧的思维如同一个极不稳定的能量核心,随时可能崩溃。但他也“感知”到,在张涛那混乱而狂暴的代码洪流中,正孕育着某种极其锐利的、针对底层系统异常行为的“捕猎”逻辑。

“张涛!”王哲走到他身边,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如同定心咒语,“稳住你的‘心流’。不要被愤怒吞噬。你的方向是对的,尝试构建一个动态的、基于行为异常的追踪陷阱,而不是盲目逆向。对手很谨慎,但‘蜂巢’的注入,必然留下独特的‘振频’!”

王哲的话语,如同精准的导航,瞬间梳理了张涛混乱的思绪。张涛浑浊的眼睛里猛地闪过一道清明之光,他不再试图强行解密,而是转而依据王哲提供的“蜂巢”特征和王哲感知到的“振频”意象,开始构建一个极其精巧的、旨在捕捉和反向分析攻击者自身行为模式的诱饵系统。

在所有人不眠不休、与时间赛跑的第三十六个小时,转机出现了!

李壮团队根据“蜂巢”的线索,结合张涛构建的诱饵系统捕获的异常数据包,成功溯源到了一个位于海外某个法律灰色地带的、用作跳板的C&C(命令与控制)服务器的残留日志片段!虽然无法直接定位最终黑手,但其中包含了攻击初期的一些未被完全抹除的、与“晨曦资本”某个外围技术供应商存在间接网络关联的痕迹!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涛通过分析加密病毒在内存中残留的、极其微弱的执行特征,结合他对系统底层机制的极限理解,发现了一个理论上存在的、利用特定硬件时序差异进行部分数据恢复的“侧信道”攻击可能性!虽然无法完全破解加密,但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挽回一部分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早期核心研发数据!

希望,如同在绝对黑暗中划燃的第一根火柴,光芒微弱,却足以驱散吞噬一切的绝望,重新点燃战士们眼瞳中已然黯淡的斗志。

他们依然站在深渊的边缘,脚下是数据破碎的悬崖,身后是穷追不舍的猎杀者。但,他们找到了反击的第一个支点,看到了从这片数字废墟中,夺回一线生机的、渺茫却真实的可能。

《道德经》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濒临毁灭的绝境,正以其残酷的方式,逼迫出这个团队潜藏最深的韧性、智慧与团结。深渊凝视着他们,而他们,也开始学会凝视深渊,并从中寻找反击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