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鸢尾暗标,基金守护战

日内瓦湖畔的秋风带着微凉,全球公益储备基金的监管中心内,数十块屏幕实时跳动着资金流向数据。陆栀念站在主控台前,指尖划过区块链溯源地图——800亿美元的公益储备金,正通过共治联盟的渠道,流向全球130个国家的应急项目,小到地震后的临时校舍搭建,大到疫情防控物资采购,每一笔支出都清晰可查。

“陆总,储备基金的72小时应急响应率已达98%,上周巴布亚新几内亚地震,我们的帐篷和饮用水在36小时内就送达了灾区。”监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语气中满是自豪,“沈先生研发的‘基金安全盾’系统运行稳定,已成功拦截17次异常转账请求,其中3次来自暗网的黑客攻击。”

陆栀念点头,目光却被屏幕角落一个微弱的异常信号吸引。信号来自瑞士一家合作银行的跨境转账通道,转账金额仅1美元,却触发了“基金安全盾”的最高级预警——转账附言中隐藏着一串加密字符,解码后是一朵黑色鸢尾花的图案,与秦峰之前查到的“混沌之眼”标识完全一致。

“立刻冻结该银行的合作通道,溯源这1美元的转账源头。”陆栀念的语气瞬间凝重,“沈慕言,马上接入监管中心系统,深度排查是否有其他隐藏的异常交易。”

沈慕言的远程接入画面迅速出现在屏幕上,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溯源完成!转账IP来自瑞士苏黎世的一家咖啡馆,但实际操控者通过多层代理隐藏了真实位置。更关键的是,我在银行的后台日志中发现,过去一个月,有23笔类似的‘1美元测试转账’,都带有黑色鸢尾花暗标,涉及全球6家合作银行,显然是‘混沌之眼’在测试储备基金的防御漏洞。”

秦峰的视频通话同步接入,背景是国际刑警的作战室:“陆总,我们查到黑色鸢尾花标识的更多线索。‘混沌之眼’的核心成员在暗网中自称‘鸢尾使者’,他们的资金运作模式极为诡异,通过全球数千个微型空壳公司分散洗钱,再将资金伪装成公益捐赠,混入储备基金,企图在关键时刻操控资金流向。”

“混入储备基金?”陆栀念的瞳孔骤然收缩,“你的意思是,他们已经通过伪装捐赠,让部分非法资金进入了储备基金池?”

“极有可能。”秦峰递上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在顾鸿远的秘密账户中,发现了一笔5000万美元的‘匿名捐赠’,流向正是储备基金,转账时间就在三个月前。这笔资金的源头,是巴拿马的一家空壳公司,而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混沌之眼’的核心成员之一,代号‘鸢尾一号’。”

沈慕言补充道:“‘基金安全盾’的反洗钱模块正在对储备基金池进行全面筛查,初步发现有12笔匿名捐赠存在异常,总额高达3.2亿美元,这些资金的流向都指向‘混沌之眼’控制的空壳公司。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在储备基金池内埋下‘资金炸弹’,通过触发这些异常资金的关联交易,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储备基金的合规性被质疑,进而被监管机构冻结。”

陆栀念的心中一沉。储备基金是全球公益的“救命钱”,一旦被冻结,无数依赖应急资金的灾区和困境人群将陷入绝境,而“混沌之眼”就能趁机煽动公众对公益体系的不信任,实现“清道夫计划”的第一步。

“必须在他们触发‘资金炸弹’前,将异常资金全部剥离。”陆栀念当机立断,“沈慕言,你带领技术团队,联合6家合作银行,搭建临时隔离账户,将12笔异常资金转移至隔离区,同时保留完整的交易记录,作为‘混沌之眼’洗钱的证据;秦峰,联合国际刑警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冻结所有关联空壳公司的账户,抓捕‘鸢尾一号’;我会立刻召开共治联盟紧急会议,通报情况,稳定各方情绪,同时启动‘基金纯净计划’,对储备基金池进行全面筛查。”

行动迅速展开。沈慕言的技术团队连夜奋战,在不影响正常公益项目拨款的前提下,成功将3.2亿美元的异常资金转移至隔离账户。但就在转移完成的当天,全球多家主流媒体突然发布消息,声称“全球公益储备基金混入非法资金,锦华公益涉嫌洗钱”,配图是被篡改的基金流水截图,黑色鸢尾花标识被刻意放大,舆论瞬间哗然。

“是‘混沌之眼’的舆论战!”秦峰的声音带着愤怒,“他们提前准备好了抹黑材料,就是等着我们剥离异常资金时,混淆视听,让公众误以为是我们在掩盖洗钱事实。”

陆栀念打开社交平台,看到“锦华公益 洗钱”的话题已冲上多个国家的热搜,评论区里充斥着质疑和愤怒的声音,甚至有部分捐赠者提出撤回捐赠,几家合作企业也发来函件,询问基金的合规性。

“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保持透明。”陆栀念冷静地说道,“立刻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公开所有证据——包括异常资金的溯源记录、空壳公司的注册信息、‘混沌之眼’的测试转账证据,还有我们剥离异常资金的完整流程。另外,邀请国际知名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储备基金池进行全面审计,审计过程全程直播,让全球公众亲眼见证基金的纯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