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处定下来后,赵刚给邵明珠批了一周的假,让他抓紧修缮一下祖宅。
赵刚的批假条和军部特批的建筑材料很快就到位了。邵明珠拿着假条,心里暖烘烘的,组织上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他立刻开始张罗修缮老宅的事情。
消息不知怎么就在军部大院和文工团传开了。没等邵明珠正式开口,他的战友们和文工团的同志们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纷纷表示要去帮忙。
“邵参谋!修房子这种力气活,怎么能少得了我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小邵,咱们作战科全体出动!爬高上低、搬砖运瓦,我们在行!”
“邵团长,我们文工团女同志也不少,打扫卫生、收拾院子、洗洗涮涮,我们包了!”
“对对对!我们还能帮着做饭,保证让干活儿的同志们吃上热乎饭!”
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真诚无比的脸庞,邵明珠的眼睛湿润了。这就是他的战友,这就是革命队伍里的阶级情谊!他不再推辞,重重地点头:“好!谢谢同志们!那咱们就一起,把咱们的‘家’收拾得亮亮堂堂的!”
第二天一大早,铃铛胡同甲壹号院就热闹了起来。作战科的年轻参谋和战士们,穿着旧军装,扛着铁锹、扫帚、梯子、新领来的木材和瓦片,精神抖擞地开了进来。文工团的姑娘们也都来了,她们挽起袖子,拿着抹布、水桶、扫把,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燕子。
福伯早早就在门口迎候,看到这阵势,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作揖:“谢谢同志们!谢谢同志们!快请进!快请进!”
邵明珠作为总指挥,简单分了下工:作战科的同志们主要负责技术活和重活——检查房顶,更换破损的瓦片和椽子;修补破损的窗户,安装新玻璃;清理院子里的杂草和堆积的杂物。文工团的同志们则负责细致的清洁工作——擦玻璃、扫地、抹桌子、清洗被褥窗帘。
分工明确,大家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院子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同志们互相招呼协作的谈笑声、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劳动交响乐。
福伯看着眼前这景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活了快六十年,经历过满清、北洋、民国、日伪时期,见过的兵多了去了!那些兵,不是扛枪欺压百姓,就是抓丁拉夫、强占民宅,什么时候见过当兵的主动来给老百姓修房子?还干得这么起劲,这么高兴?这支军队,真是太不一样了!
他激动得坐不住,非要帮忙。刘念和文工团的女同志们赶紧拦住他。
“福伯伯!您快歇着!这些活儿我们年轻人干就行!”
“是啊福伯伯!您给我们烧点热水,指挥指挥我们就行!”
“福伯伯,您看我们擦得干净不干净?”
姑娘们一口一个“福伯伯”,叫得又甜又亲,福伯心里像喝了蜜一样,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他只好乐呵呵地答应着,转身去厨房烧了一大锅开水,又拿出自己珍藏的好茶叶,给大家沏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