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珠感觉脑子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何雨柱!傻柱!许大茂!这……这不是《禽满四合院》里的人物吗?!之前是《芝麻胡同》的严振声,现在又蹦出来个何雨柱?!我这穿越过来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大杂烩啊?!融合了多少部电视剧的背景?!
他心里翻江倒海,脸上却努力保持着镇定,松开拉着何雨柱的手,哭笑不得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含糊地解释道:“哦……我……我以前好像听人提起过,南锣鼓巷那边有个做饭挺好吃的孩子,叫傻柱,大名何雨柱。是不是你?”
何雨柱一听,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小得意:“啊……可能是我吧。我是在鸿宾楼学厨来着……解放军叔叔,您还听说过我?”
这时,坐在地上的许大茂见有解放军拦着,傻柱也没再冲过来,胆子又大了一点,哼哼唧唧地爬起来,撂下一句:“傻柱!你等着瞧!”然后一溜烟跑了。
邵明珠看着跑远的许大茂,又看看眼前这个一脸耿直、带着点混不吝劲头的何雨柱,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他付了包子钱,拎着两包热腾腾的包子,对何雨柱说:“行了,人也跑了。以后做生意,和气生财,别动不动就动手,知道吗?”
小主,
何雨柱接过钱,嘿嘿一笑:“谢谢解放军叔叔!我记住了!主要是许大茂那孙子太欠揍!”
邵明珠摇摇头,拎着包子,带着一肚子的“世界真奇妙”的感慨,继续往铃铛胡同走去。他一边走一边想:这北平城,水可真深啊!以后出门,说不定还能碰上更多“熟人”呢! 这穿越生涯,看来是越来越“精彩”了。
傍晚时分,邵明珠提着两包热乎乎的包子回到铃铛胡同甲壹号院。一进院门,就听见正厅里传来刘念和福伯的说笑声,还夹杂着收音机里播放的京剧唱段。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给青砖地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充满了家的温馨。
“我回来了!”邵明珠笑着喊了一声。
“明珠回来啦!”刘念闻声从正厅里快步走出来,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她今天没穿军装,穿着一件素雅的碎花衬衫,两条乌黑的麻花辫垂在胸前,显得格外温婉动人。“福伯正念叨你呢,说你怎么还没回来。”
福伯也笑呵呵地跟了出来,看到邵明珠手里的油纸包,吸了吸鼻子:“少爷,这是……东四‘包子刘’家的味儿?真香!”
“福伯您鼻子真灵!”邵明珠把包子递过去,“买了肉的和素的,晚上咱们就吃包子,我再熬点棒子面粥,念念弄俩小菜,齐活!”
“好!好!简单吃点,舒坦!”福伯乐呵呵地接过包子,又看了看并肩站在一起的邵明珠和刘念,眼里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很识趣地说:“那你们年轻人忙活,我去前院把鸟笼子收收,顺便沏壶茶。吃饭叫我!”说完,便背着手,溜溜达达地往前院去了,把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
邵明珠和刘念相视一笑,心照不宣。两人一起走进了厨房。
厨房里,邵明珠很自然地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开始张罗熬粥。他舀了两碗棒子面,兑上凉水,用筷子熟练地搅成均匀的面糊。刘念则挽起袖子,露出两截白生生的胳膊,从菜篮子里拿出几根黄瓜、一小把香菜,准备拍个黄瓜,再切点咸菜丝。
“念念,帮我看着点锅,水开了叫我。”邵明珠一边搅着面糊,一边对正在洗黄瓜的刘念说。
“知道啦!”刘念应着,手脚麻利地洗着菜。
很快,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开了。邵明珠将搅好的棒子面糊缓缓倒入沸水中,另一只手用勺子不停地搅拌,防止粘锅。厨房里顿时弥漫开一股粮食特有的朴素香气。
刘念切着黄瓜,时不时抬头看看邵明珠忙碌的背影。昏黄的灯光下,他系着围裙,专注地搅动着锅里的粥,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在战场上英姿飒爽、在作战科运筹帷幄的年轻军官,此刻围着锅台转的样子,竟有种别样的温柔和踏实感。刘念看着看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