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先遣小组

“太好了!柴成文同志正是我们需要的法律顾问!” 邵明珠连连称是。

“第三位,熟悉敌我情况的参谋,” 参谋长想了想,“作战处的成普同志怎么样? 副团职。 他是老参谋出身,从红军时期就在总部机关,经历过抗战和解放战争,对我军各部队情况如数家珍。 入朝后,他专门负责整理分析美军情报,对美骑一师、陆战一师这些王牌部队的战术特点、装备强弱,甚至一些指挥官的性格都有研究。心思缜密,记忆力超群,是个‘活字典’。”

“成普同志!我跟他一起在作战处共事过,确实非常专业!有他在,心里踏实!” 邵明珠表示赞同。

“第四位,负责记录和观察的,” 解方微微一笑,“我推荐司令部机要科的薛宗同志。 正营职。 你别看他年轻,心思极其细腻,速记功夫是一绝! 而且他有个特点,观察力敏锐,能从小动作、语气变化中捕捉到很多信息。 让他负责会议记录和对方神态分析,准能发现不少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宗同志……我有点印象,是个很沉稳的年轻人。这个安排很好!” 邵明珠觉得这个组合越来越完善。

“最后,保卫和联络负责人,” 解方放下笔,“就让司令部警卫通信处的 李平 同志担任吧。 副团职。 他是老保卫干部了,经验丰富,办事稳妥可靠。 熟悉开城一带的情况,与朝鲜当地沟通也顺畅。有他负责你们的行程安全、驻地警卫和对外联络,可以确保后方无忧。”

参谋长总结道:“丁国钰(翻译/前沿)、柴成文(法律/原则)、成普(军情/参谋)、薛宗(记录/观察)、李平(保卫/联络),加上你邵明珠(组长/决策),六个人,形成一个精干、互补的战斗小组。 你看怎么样?”

邵明珠仔细回味着这五个名字和他们的特长,越想越觉得解参谋长的安排简直是天衣无缝!这个团队组合,既有语言和法律的专业性,又有军事情报的支撑,还兼顾了细节观察和安全保障,完全符合他之前所有的设想,甚至考虑得更周全!

他激动地站起身,向解参谋长敬了一个礼:“参谋长!太感谢您了!您推荐的这五位同志,简直是量身定做!有他们协助,我对完成这次初步接触任务,信心更足了!”

参谋长笑着摆摆手:“明珠啊,人选我给你提供了,但怎么用好他们,怎么在谈判桌上发挥出这个团队的最大能量,就看你的领导和临场指挥了。记住彭总的话: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摸清底细,守住底线!”

“是!参谋长!我明白!” 邵明珠郑重回答。

离开解参谋长的办公室,邵明珠立刻着手召集这五位同志开会。当他向丁国钰、柴成文、成普、薛宗、李平传达了彭老总的命令和任务性质时,五人都感到责任重大,但眼神中都闪烁着兴奋和昂扬的斗志。他们都知道,这将是一次载入史册的任务。

在随后的小组准备会上,邵明珠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

他让丁国钰负责准备所有可能用到的中英文对照军事、外交术语,并模拟各种可能的对话场景。

让柴成文系统梳理停战谈判涉及的国际法依据和可能出现的法律争议点。

让成普准备详实的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战线态势、装备对比资料,做到数据准确,随时可查。

让薛宗设计一套简洁高效的记录符号和观察要点表格。

让李平立即与开城方面联系,落实会议地点、安保措施、交通路线等具体事宜。

整个先遣组在邵明珠的带领下,高效运转起来,为即将到来的、与美军代表的第一次正面“非正式接触”,进行着紧张而周密的准备。邵明珠知道,他手上有了一张好牌,接下来,就是如何在谈判桌上,把这手牌打出最佳效果,为志愿军,为新中国,赢得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