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历来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它不仅构建了中华民族朴素的宇宙观,也深刻影响了中医、易学等上层文化领域的发展。中医以五行为基础,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周易》借助五行学说,也从早期的贵族学问逐渐普及至民间。命理学说的基础同样建立在五行之上,并进一步结合传统伦理中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关系,演化出更具人文关怀的“六亲生克”理论,从而将冷硬的五行生克转化为贴近人伦事理的分析体系。
下文依据《三命通会》,对六亲理论进行系统阐述。
徐子平论命以“印、食、官、财”四者为格局纲领,其命名深合天地阴阳五行之理。阴阳五行之间交互运作,不外乎生、克、制、化四种关系。以甲乙木为例:日干为甲乙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命主出生日干为“我”,生我者为壬癸水,我生者为丙丁火,克我者为庚辛金,我克者为戊己土。由此推之,十干关系尽在其中。
“财官印食,平定遂良;杀伤枭刃,转用为福。”此言点出两个关键:其一,点明格局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徐子平;其二,指出六亲理论源自五行,五行是命理学的根基。
一、六亲名义溯源
生我者为印绶
“生我者”有如父母庇荫之意,故命名为“印绶”。印即荫庇,绶为承受,象征父母恩德惠及子孙。犹如朝廷授官赐印,无印则无权,人无父母则无所依靠,其理相通。例如水生木,壬癸为甲乙之印。同性相生为偏印,异性相生为正印,二者性质有别,后文将详述。
我生者为食伤
“我生者”代表子孙,命名为“食神”与“伤官”。如虫食叶,饱足而物损,暗喻子孙成长需消耗父母精力,也暗合人子奉养父母之道。例如木生火,丙丁为甲乙所生,同性为食神,异性为伤官。
克我者为官杀
克我者”象征我受制于外,故称“官杀”。官如棺椁,杀如刑害,犹如入仕为官,以身许国,至死方休。民间梦棺得官之说,亦暗合此理。例如金克木,庚辛为甲乙之官杀,异性相克为正官,同性为七杀(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