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污蔑!毛蛋气得脸色铁青,周凯也握紧了拳头。林莉刚要反驳,陈遇却轻轻抬手制止了她。
陈遇面色平静地看着黄涛和他身边那个“王总”,语气淡然:“黄经理,说话要讲证据。您说的‘类似回收料产品’是哪家的?具体型号是什么?出现问题的背景和检测报告有吗?如果没有,您这就是散布谣言,恶意中伤竞争对手,我们可以向展会主办方投诉的。”
黄涛被问得一噎,他哪有什么具体证据,完全是信口雌黄。他身边那个“王总”也皱了皱眉,似乎对黄涛这种低劣手段有些不悦。
陈遇不再理会黄涛,转向真正的客户王总,诚恳道:“王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的每一批材料都有完整的生产追溯和检测记录。如果您对我们的耐疲劳性和长期可靠性有疑虑,我们可以提供样品给您带回公司进行任何您认为必要的测试。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王总看着陈遇沉稳自信的眼神,又对比了一下黄涛略显心虚的表情,心中已然有了判断。他点点头:“陈总年轻有为,产品也很有特色。这样,我先订一批样品回去测试,如果数据确实如你所说,后续我们可以谈谈小批量采购。”
“太好了!感谢王总的信任!”毛蛋立刻上前,拿出订单本记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涛见搅局不成,反而促成了对方的生意,脸色铁青,悻悻地带着人走了。
这一场正面交锋,“旭遇”再次凭借过硬的产品、扎实的数据和从容的应对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订单。消息很快在展馆内的小圈子里传开,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客户也开始主动来到“旭遇”展位咨询。
中午时分,程老爷子电话里提到的“南边老伙计”果然来了。是两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一位姓何,一位姓郑,都是岭南钓鱼界的知名人物,与程晓风交情匪浅。
两位老者仔细查看了“旭遇”的展品,特别是用“虎煌”材料制作的几款钓竿配件,还亲自上手试了试手感。
“老程这次没吹牛。”何老赞许地点点头,“这材料做的竿梢,腰力足,回弹快,手感清晰,确实有独到之处。关键是这价格,比那些洋品牌实在多了。”
郑老则对那个环保回收的概念很感兴趣:“现在都讲可持续发展,你们用回收料做出这么好的性能,是件好事!回头我介绍几个搞海钓俱乐部的朋友给你们认识,他们对轻量化和成本都很敏感。”
两位老者的认可,无异于给“旭遇”颁发了“行业认证”,吸引了不少资深钓友和钓具店采购商的关注。展位前的人气明显旺了起来。
“渔火”那边显然注意到了这个变化,黄涛等人的脸色更加难看。下午,他们似乎改变了策略,不再直接进行技术诋毁,而是派人在“旭遇”展位附近散发传单,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旭遇’材料疑似性能虚标,专利技术存在争议”等误导性言论,甚至还附上了一个模糊的、看似官方机构的印章截图。
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虽然低劣,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确实可能影响一些不明就里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