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贵州都匀——杀人坡(3)

他这话一出口,茶寮里瞬间静了下来。王老汉从里屋走出来,脸色沉下来,“先生,这话可不能乱说!这坡的名字,哪能是随便改的?”

陈景明看有人反对,连忙解释道:“老乡您别急,西南官话里,‘扎营’的‘扎’和‘杀人’的‘杀’,发音本来就近,要是再传个几代人,很容易就混了。再说,明朝那会儿这里打过仗,军队在坡上扎营也合情合理,说不定‘扎营坡’才是原名。”

小主,

可不管他怎么解释,茶寮里的人都摇头。老农劝他:“先生,别琢磨这事儿了,这坡邪门得很,知道得越多越麻烦。”

王老汉也劝,“以前也有读书人来问过,后来都不了了之,您还是别深究了。”

这些人的劝告,陈景明一点都没听进去。他觉得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读书人,不信这些鬼神之说,认定 ‘杀人坡’ 是‘扎营坡’发音误传,非要考证清楚不可。

从那天起,陈景明几乎一有空就往杀人坡跑。他带着笔记本和罗盘,在坡上丈量地形,记录哪里有岩石、哪里有沟壑,还特意去 “行刑台” 旁待了半天,摸了摸那块岩石。

确实像王老汉说的,这块岩石大太阳底下也是冰凉的。但他只当是岩石太厚、导热慢,没往心里去。

他还去找周边村子的老人打听,问有没有人听过 “扎营坡” 的说法,可老人们要么摇头说不知道,要么就劝他 “别再问了,小心惹祸上身”。

有天他去问村里最年长的李阿公,李阿公沉默了半天,才慢悠悠地说:“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这坡以前好像不叫杀人坡,可后来出了太多事,就变了这个名字。先生,听我一句劝,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好。”

陈景明却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李阿公的话,不正好印证了他的猜测吗?他决定做件更彻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