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计定乾坤,谋士献策

“第三步,观衅。待内部整合完毕,边境暂时稳定,便可静观天下之变。届时,主动权在我。若董卓内乱,我可西进司隶,奉迎天子;若公孙瓒与刘虞矛盾激化,我可北上渔利;若关东诸侯与董卓两败俱伤,我可南下收取河洛……总之,依时依势而动,后发而先至!”

荀攸之策,环环相扣,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长期规划,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权宜之计,将战略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显得极为高明。

荀攸的话音落下,堂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消化这“三步走”方略的精髓。即便是心高气傲的郭图,也不得不承认,此策比自己的更为周全稳妥;而许攸也微微颔首,认为荀攸的“定冀”比自己的“固本”更为积极有效。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审配忽然开口:“荀公达之策,高屋建瓴,配深表赞同。然配有一言补充,欲定冀州,必先定人心,而欲定人心,则需明赏罚,定律令。韩公在时,法度弛懈,豪强恣意。主公既来,当雷厉风行,揪出一二典型,依法严惩,无论其背景如何!如此,则纲纪立,人心畏服,政令方能畅通无阻!”他性格刚直,此言一出,自带一股肃杀之气。

沮授也接口道:“正南(审配字)所言极是。授亦补充一点,稳边之策中,对黑山贼张燕,不可仅以财帛结之。此贼势大,盘踞太行,劫掠州郡,终是心腹之患。于稳边之时,便可着手谋划,或剿或抚,需有定计,否则日后必成大患。”

这两位冀州本土大才的补充,将战略进一步细化,点出了具体操作中的关键点。

袁绍端坐其上,将众人的议论尽收耳中,心中已然明了。他融合了现代管理思维与历史洞察力,对这几套方案自有判断。

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浑而有力:“诸位之策,皆出肺腑,于绍启发良多。公则进取,子远持重,公达周全,正南刚断,公与(沮授字)深远,皆国士之论!”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冀州之上,最终决断:

“然,治大国如烹小鲜,争天下如弈棋局,不可不察。故,绍意已决,便以公达‘三步走’方略为基,兼采诸位之长!”

“第一步,定冀!以三月为期,务必使冀州上下,焕然一新,如臂使指!”

“第二步,稳边!北疆以守代攻,西境以抚为主,南面以义相连!”

“第三步,观衅!厉兵秣马,静待天时!”

他随即开始点将,声音斩钉截铁:

“荀攸、审配、沮授!”

“攸(配/授)在!”三人出列。

“命你三人总揽冀州内政整顿、律法重申、吏治清查、钱粮统筹之事!务必在最短时间内,使冀州政令统一,府库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