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荀彧定策,坚壁固守

黎明时分,官渡南岸曹军大营笼罩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中。曹操一夜未眠,此刻正与几位核心谋士站在望楼上,注视着对岸袁军营地的动向。只见北岸旌旗招展,数以万计的袁军正在有序调动,显然正在执行某种精心策划的作战计划。

看来袁本初已经做出决断了。曹操眉头紧锁,声音中带着难得的忧虑,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分明是要多路并进。

曹仁快步登上望楼,神色凝重:丞相,斥候来报,袁军分三路行动:颜良率两万兵马在正面布阵;文丑领一万骑兵向东南方向移动;更有一支精锐部队由张辽率领,正在上游集结。

荀彧轻抚长须,目光深邃:袁绍这是要正面牵制,侧翼包抄,同时派奇兵断我粮道。用兵之道,可谓深得要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令兵飞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丞相,敖仓急报!昨夜有一支袁军轻骑试图偷袭粮道,已被击退。

郭嘉轻咳几声,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洞察一切的神情:袁绍身边必有高人指点。这般用兵,既不是沮授的稳健,也不是田丰的刚直,倒像是...

程昱的手笔。荀彧接话道,与郭嘉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曹操深吸一口气,环视身边谋士:诸位,形势危急。是战是守,需要立即决断。且回大帐详议。

众人走下望楼时,李典匆匆赶来,低声禀报:丞相,昨夜巡营,发现数名士卒企图叛逃,已被擒获。军心...似乎有些动摇。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中军大帐内,曹操麾下谋士将领齐聚一堂。文臣以荀彧、郭嘉为首,贾诩、刘晔、满宠、戏志才分坐两侧;武将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室将领,以及李典、于禁、乐进等大将,曹纯率领的虎豹骑将领也位列其中。

曹操开门见山:诸位都已知晓军情。袁绍兵分三路,意在使我首尾不能相顾。是主动出击,还是坚守待变,请各位畅所欲言。

夏侯惇首先起身,独目中燃烧着战意:丞相,末将以为当主动出击!袁军虽众,但分兵之后,每一路的兵力都已削弱。若能集中精锐,先破其一路,必能挫敌锐气!

夏侯渊立即附和:元让所言极是!末将愿率本部兵马,迎击文丑骑兵!

曹仁却持不同意见:二位将军勇气可嘉,但袁绍分兵,正是要诱使我军出击。若贸然迎战,恐中埋伏。

于禁支持曹仁的看法:末将观察袁军布阵,看似分兵,实则各路军马相距不远,可随时相互支援。此时出击,绝非良机。

谋士们的争论更加激烈。贾诩缓缓开口:文和以为,不妨暂避锋芒,后撤三十里,重整阵线。

刘晔反驳道:不可!一旦后撤,军心必乱。袁绍骑兵众多,若趁势追击,恐溃不成军。

满宠提出折中方案:或许可以派小股部队袭扰,主力仍坚守营垒。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又一份急报传来:袁军前锋颜良部已开始渡河!

帐中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曹操,等待他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