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夜,一支轻骑悄无声息地绕过官渡战场,沿着偏僻小道向南疾驰。为首者披着黑色斗篷,正是本该在官渡前线的曹操。他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秘密返回许都,正是看准了袁绍正在全力准备总攻,无暇他顾。
丞相,向导低声道,再有两个时辰就能抵达许都。
曹操微微颔首,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之所以冒险离开前线,是因为深知许都之乱若不能彻底平息,必将动摇根本。更关键的是,他要借这个机会,彻底整肃朝堂。
与此同时,许都城内看似恢复了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曹丕和曹彰虽然平定了兵变,但参与密谋的官员远不止被擒的几人。荀彧和满宠正在丞相府内审问俘虏,试图挖出更多的同谋。
令君,满宠面色凝重,根据董承的供词,朝中至少还有三位重臣参与了密谋,但他不肯说出姓名。
荀彧轻叹一声:这些人都是汉室老臣,在朝中根基深厚。没有确凿证据,我们很难动手。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进来,在荀彧耳边低语几句。荀彧脸色微变,立即对满宠说:立即准备迎接,丞相回来了。
曹操秘密抵达许都的消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连夜召见荀彧、满宠和刚刚立下大功的两个儿子。
父亲!曹丕和曹彰见到曹操,又惊又喜。
曹操看着两个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很快恢复严肃:把情况详细说给我听。
在听完整个平叛经过后,曹操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们觉得,为何董承等人敢在这个时候发动兵变?
曹丕答道:因为他们以为袁绍会来救援。
曹操斩钉截铁地说,是因为朝中还有人暗中支持他们!这些人表面上归顺,暗地里却在等待时机。
他转向荀彧:文若,立即拟一份名单。所有与董承等人过往甚密的大臣,都要严加监视。
第二天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搜查震动了许都。满宠率领禁军,同时搜查了多位大臣的府邸。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太尉杨彪的府中,搜出了与袁绍往来的密信。
杨太尉,曹操亲自来到杨彪府中,语气平静,这些信件,你作何解释?
杨彪面色惨白,但仍强自镇定:这些不过是寻常往来书信,曹丞相何必大惊小怪?
曹操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那么这封约定里应外合的信,也是寻常往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