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朝议南征,群臣献策

建安十五年秋,许都皇宫德阳殿。

庄严肃穆的朝会气氛与往日迥异,少了几分例行公事的平和,多了几分山雨欲来的压抑。年轻的汉献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略显不安,目光不时瞥向身旁珠帘后端坐的晋王袁绍。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以丞相曹操、尚书令荀彧为首的晋王麾下文武气宇轩昂,而以太仆韩融、司徒赵温、司空张喜为首的一批汉室老臣则面露忧色。

巨大的天下舆图悬挂在殿中,代表袁绍势力的蓝色已如潮水般覆盖北方,却在许都东南方向,一道刺目的白色(刘备)仍盘踞在豫州大部,紧邻王畿;更南方,赤色(孙策)与另一道白色(刘表)分据江东与荆襄。

袁绍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陛下,诸卿。自孤奉陛下还于旧都,历经数载,定河北,平并朔,收中原,安司隶。如今天下未靖,刘备窃据豫州,紧邻许都,实为肘腋之患;孙策霸占江东,刘表垂垂老矣,据守荆襄。此等割据,乃朝廷心腹大患,亦是大汉一统之最后阻碍!”

他缓缓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划过豫州与荆襄:“今日朝会,唯议一事:南征!当先伐刘备,还是先图孙策?亦或并力取荆州?望诸公畅所欲言,尽陈良策,以安社稷!”

袁绍话音落下,殿内气氛顿时变得微妙。

保皇党的忧虑——司徒赵温的谏言

首先出列的竟是司徒赵温。这位汉室老臣手持玉笏,神情恳切地向献帝躬身:

“陛下!老臣以为,南征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如今天下方定,北方百姓甫得喘息,正当休养生息,广施仁政,何以再启战端?且……”他顿了顿,瞥了袁绍一眼,继续道:“荆州牧刘表,乃汉室宗亲,景帝之后,向来尊奉朝廷。若贸然加兵,恐伤天下宗室之心,寒四方忠义之士之胆啊!不若遣使安抚,晓以利害。”

他这番话,立刻引来了不少保皇派和老成持重之臣的附和。太仆韩融也缓缓出列:“赵司徒所言,老成谋国。刘备虽据豫州,然其向以仁德自诩,或可招抚。孙策虽勇,毕竟远在江东。不如先固根本,待时而动。”

这番言论,表面上是为国为民,实则暗藏私心——部分保皇党内心深处,未尝不存着借助外姓诸侯(如孙策)乃至刘姓宗亲(刘表、刘备)的力量来制衡甚至推翻袁绍,解救天子于“挟持”之中的幻想。

破局之论——许攸的狂士之见

面对保守派的迂腐之论,袁绍麾下谋士岂能坐视。首先出列反驳的是以狂放闻名的许攸。他手持麈尾,踱步至地图前,神情倨傲。

“赵司徒、韩太仆之言,真乃腐儒之见!”许攸语出惊人,毫不客气,“刘备,伪君子也,假仁假义,占据豫州,兵锋直指许都,此乃心腹大患,岂能招抚?刘表,垂垂老矣,只求自保,其子刘琮暗弱,荆州迟早易主!孙策,豺狼也,岂会因仁政而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