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就正式开始了。道观门口挂着巨大的太极旗,红色的旗面在风中飘扬,像个 “威风的小红太阳”;千年古柏上系满了红绸带,游客们还在绸带上写了祝福的话,有的写 “身体健康”,有的写 “万事如意”,绸带飘起来,像挂满了 “小红灯笼”;炼丹房周围围满了游客和精怪,游客们有的掏出小本子记录,有的踮着脚尖往里看,精怪们则挤在前面,田螺精背着小螺壳,河蚌精半开着蚌壳,都想看看炼丹的过程,连老渔民都带着孙子来了,孙子手里还拿着竹编的小筐,想装颗炼丹果。
道童灵们穿着崭新的淡绿色道袍,手里拿着拂尘,站在炼丹房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像一群 “精神的小道士”;河虾精们则化成人形,穿着青衣,虾须裙泛着银光,手里提着装满河水精华的瓶子,站在泸溪河边,准备随时给炼丹房送精华;道长们穿着朱红色的道袍,手里拿着桃木剑,站在道观的台阶上,准备主持文化节的开幕仪式,台阶下还摆着香炉,飘着淡淡的檀香。
孙悟空早早地就起了床,穿上迷你道袍,还让唐笙帮他把尾巴藏好,手里拿着金箍棒,站在炼丹炉旁,等着当支架。他太兴奋了,来回踱步,道袍的袖子晃得像在 “跳舞”,时不时还伸手摸一下炼丹炉,想看看炉身烫不烫,结果被炉身烫得 “吱呀” 叫,赶紧收回手,像个 “被烫到的小猴子”,还对着手吹气,引得旁边的小道士笑了起来。
没等道长宣布开幕,孙悟空就迫不及待地把金箍棒变成支架,放在炼丹炉下,结果放反了,粗的一头朝上,细的一头朝下,炼丹炉 “嘎吱” 响了一下,差点倒下来,里面的柏叶撒了一地。道道赶紧跑过去,用拂尘扶住炼丹炉,“清越” 地说:“孙大圣!支架放反了!要把粗的一头朝下,细的一头朝上,不然会不稳!炼丹炉倒下来会砸到人的!” 孙悟空赶紧把支架调整过来,这次总算放对了,可他的道袍被风吹得翻了起来,尾巴露了出来,毛茸茸的尾巴晃了晃,引得游客们哈哈大笑,有的还伸手想摸,他赶紧把尾巴塞回道袍里,脸都红了,像个 “害羞的小番茄”。
随着道长的一声 “龙虎山道教文化节,炼丹仪式开始!”,道童灵们排着队,往炼丹炉里放材料。道道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柏叶,一片一片轻轻放进炉里,像在 “撒绿星星”;柏柏拿着灵芝,小心翼翼地放进炉里,生怕把灵芝碰坏,像在 “放宝贝”;丹丹则拿着装满河水精华的瓶子,慢慢往炉里倒,精华洒在柏叶上,泛着淡蓝光,像在 “倒仙水”。三个道童灵配合得整齐划一,游客们纷纷拍手称赞,嘴里还念叨着:“这小道士们真可爱!” 有个老奶奶还从兜里掏出颗糖,递给道道,道道不好意思地接过来,道了声谢,脸颊都红了。
孙悟空则扶着金箍棒做的支架,不敢乱动,眼睛盯着炼丹炉里的材料,想看看怎么炼出炼丹果。可他太无聊了,没一会儿就开始东张西望,看到旁边的河虾精们在聊天,就想凑过去听听,结果没注意脚下,被一块石头绊倒,手一歪,金箍棒晃了一下,第 225 章:鹰潭(续?扩写版)
炼丹炉里的河水精华 “哗啦” 洒出来,像倒了杯泛着蓝光的 “小仙泉”,溅在旁边的青石板上,还冒起淡淡的白汽。道道吓得赶紧扑过去,用拂尘挡住剩下的精华,淡绿色的微光裹着拂尘,像给拂尘套了层 “绿纱”,总算没让精华全洒光。河虾精虾虾也慌了,举着备用的精华瓶跑过来,虾须裙跑得歪歪斜斜,银光点掉了一路,像撒了把 “小银豆”:“别慌别慌!俺这还有!洒多少俺补多少!”
孙悟空趴在地上,一手还抓着金箍棒,一手撑着地面想爬起来,结果手按在刚洒的精华上,“滋溜” 一下又滑了个屁股墩,道袍后面沾了片蓝光,像被 “蓝墨水” 泼了似的。他龇牙咧嘴地揉着屁股,尾巴从道袍里露出来,毛茸茸的尾巴尖还沾了滴精华,晃一下就掉在地上,逗得周围游客笑出了声。有个穿粗布衣裳的小哥还笑着喊:“这位小道士,地上滑,可得站稳咯!” 孙悟空脸一红,赶紧爬起来,拍了拍道袍上的灰,可蓝光像长在上面似的,怎么拍都拍不掉,活像个 “被染了色的小绿球”。
“孙大圣!你要是站不稳,就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看着!” 道道叉着腰,拂尘还滴着精华,“清越” 的声音里带着点无奈,“再摔一次,炼丹炉真要被你晃倒了!” 孙悟空赶紧摇摇头,双手紧紧扶住金箍棒,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俺老孙不坐!俺能站稳!这次肯定不动了!” 说着还把脚分开站稳,结果没注意到旁边有颗小石子,脚趾头踢上去,疼得他直咧嘴,又不敢喊出声,只能偷偷揉脚趾,模样滑稽极了。
炼丹仪式还在继续,道童灵们每隔一会儿就往炉里加材料。道道加柏叶的时候,突然发现炉盖边缘沾了片灰,想用拂尘擦掉,结果拂尘太长,不小心把炉盖推得晃了晃,里面的柏叶灰 “噗” 地飘出来,正好落在丹丹的道袍上,像给她撒了层 “小灰粉”。丹丹赶紧拍灰,结果越拍灰越多,连头发上都沾了点,活像个 “小灰人”,引得河虾精们 “清脆” 地笑,虾须都晃成了 “小波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