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德州的精怪们三

可麻烦很快又找上门 —— 孙悟空听说黑陶窑在筹备灵具展,还特意给自己烧了金箍棒陶套,兴奋得一大早就跑来了。他刚进窑门,就看到角落里的 “灵韵陶轮”—— 陶轮是用千年灵木做的,轮盘泛着淡褐灵光,能自动旋转,是制陶的关键工具。

“这轮子看着好玩!” 孙悟空凑过去,伸手摸了摸陶轮,陶轮被他的猴毛蹭到,突然加速旋转起来,轮盘上还没成型的 “灵陶碗” 瞬间飞了出去,正好扣在陶小黑的头上,陶土糊了他一脸,像戴了个 “陶土面具”。“哎呀!俺的碗!” 陶小黑吓得跳起来,陶土碗从头上掉下来,摔成了两半,他看着碎碗,眼泪又快掉下来了。

“你这猴子!谁让你碰陶轮的?” 黑陶精气得陶片手 “叮叮” 响,伸手想抢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再捣乱,俺就把你的金箍棒烧进陶土里,让你拿不出来!” 孙悟空赶紧后退,金箍棒别在身后:“俺不是故意的!这轮子自己转快的!” 唐笙正好来送 “灵土保湿符”(能让陶土保持湿润,不易干裂),见状赶紧打圆场:“悟空,你去帮小黑捡陶土碎片,黑陶精,我这有‘陶土修复符’,能把碎碗修好。”

唐笙将修复符贴在碎碗上,淡蓝灵光闪过,碎碗瞬间恢复原样,连裂痕都看不见了。陶小黑这才破涕为笑,拉着孙悟空去捡碎片,可孙悟空捡碎片时还不安分,把碎片堆成 “小山”,说是 “陶土城堡”,结果堆太高塌了,砸了黑陶精刚和好的灵土堆,气得黑陶精差点用陶片手拍他。

【吃瓜系统提示:触发 “陶轮飞碗扣头”“碎碗修复”“陶土堆塌” 三大搞笑仙瓜!展前筹备乌龙不断,主角团与精怪协作解决问题,吃瓜进度累计提升 1.5%!解锁 “灵土保湿符”“陶土修复符”“灵纹拓本” 等道具,助力灵具展筹备!】

展前一日,所有灵具终于烧制完成 —— 黑陶精把灵具整齐地摆在 “陶土展架” 上,展架是用灵陶土烧制的,每层都刻着 “稳物纹”,能防止灵具滑落;陶小黑则负责贴 “灵纹标签”—— 标签是用黑陶土压制成的,上面用灵炭写着灵具名称、功能,还画着对应的纹路图案,比如聚灵黑陶缸的标签画着聚灵纹,枣纹灵陶盏的标签画着枣花纹。

可陶小黑的 “马虎病” 又犯了 —— 他把 “聚灵黑陶缸” 的标签贴在了 “护灵陶柜” 上,把 “枣纹灵陶盏” 的标签贴在了 “猴形陶摆件” 上,把 “金箍棒陶套” 的标签贴在了 “灵陶笔筒” 上,贴完还得意地跟黑陶精邀功:“师傅,俺贴完了!这次肯定没贴错!” 黑陶精正在检查灵具的灵韵,没细看标签,随口夸了句 “不错”,结果为第二天的乌龙埋下了祸根。

金丝枣仙也来帮忙 —— 她带来了 “枣叶灵饰”,想给灵具装饰一番,让灵具更显精致。她用枣叶灵韵将枣叶粘在 “枣纹灵陶盘” 边缘,叶子泛着淡金灵光,与盘上的枣花纹相得益彰;给 “灵陶笔筒” 粘枣叶时,她想让叶子绕笔筒一圈,结果没控制好力度,枣叶掉在笔筒里,卡住了笔筒的 “储物纹”,导致笔筒里的灵笔拿不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完了完了!储物纹被卡住了飘飘!” 金丝枣仙急得直跺脚,头发上的灵枣晃个不停。黑陶精赶紧过来,用陶片手轻轻敲了敲笔筒,陶灵韵顺着纹路游走,枣叶顺着笔筒口滑了出来,他无奈地说:“下次粘枣叶离纹路远点,不然灵具功能会失效的!” 金丝枣仙赶紧点头,再也不敢随便给灵具粘枣叶了。

孙悟空则在一旁 “帮倒忙”—— 他拿着金箍棒陶套,套在金箍棒上又拔下来,玩得不亦乐乎,结果没注意身后的 “聚灵黑陶缸”,转身时金箍棒撞在缸上,缸里的灵泉露洒了一地,还溅了黑陶精一身,陶片袍上的陶片都湿了,像块 “湿陶板”。“你这猴子!俺的灵泉露!” 黑陶精气得追着孙悟空打,孙悟空抱着金箍棒跑遍了黑陶窑,陶土灰尘扬了一地,把陶小黑刚打扫好的展架又弄脏了。

【吃瓜系统提示:触发 “标签贴混”“枣叶卡纹路”“灵泉露洒缸” 搞笑仙瓜!展前最后筹备状况百出,吃瓜进度额外提升 1%!解锁 “标签定位符”(能自动识别灵具,粘贴正确标签)、“枣叶固定术”(防止枣叶脱落卡住纹路)!】

开展当天,黑陶窑被装点得格外热闹 —— 窑顶挂满了 “陶纹灵灯”(灯壁刻着各种陶纹,点亮时会投射出纹路影子),展架上的灵具泛着深褐或淡金灵光,窑门口摆着 “灵陶签到台”,客人签到能领一个 “迷你陶土摆件”(陶小黑提前烧好的),吸引了不少百姓、修士和灵具商人。

陶老匠也如约而至 —— 他是位身形消瘦的老者,身着用陶土织的 “陶纹袍”,手里拿着 “灵陶鉴”(能检测灵具的灵韵浓度和纹路完整性),身后跟着两个陶窑学徒,一进窑就被 “聚灵黑陶缸” 吸引:“这缸的聚灵纹刻得不错,灵韵浓度能到八成,是块好陶!” 黑陶精赶紧上前,陶片手微微颤抖:“老匠您过奖了,还请您多指点!”

可没过多久,客人就发现了 “乌龙展品”—— 有位修士想找 “灵纹陶桌”,结果根据标签找到了 “护灵陶柜”,打开柜门发现里面是空的,疑惑地问:“这陶桌怎么是柜子?还没桌面?” 黑陶精赶紧过来解释:“标签贴混了,陶桌在那边,俺带您去!” 又有位百姓想拿 “枣纹灵陶盏” 喝茶,结果拿起了贴错标签的 “猴形陶摆件”,把摆件当成茶盏,往里面倒灵茶,茶从摆件的猴嘴流出来,洒了一身,引得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