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神的日常,学习创造

混乱中往往藏着新的秩序。李林看着认知镜中凡人思维的变化,对艾拉说,保持数据生命的野性生长,它们会成为我们发现未知真理的触角。

第三节:神国法则的微调

工坊的核心区域是法则熔炉,这里能对神国的基础法则进行微调。随着费伦信徒的认知不断拓展,神国的法则也需要同步进化,否则就会出现认知脱节——就像凡间的工具需要定期维护,神国的法则体系也需要根据新的知识进行校准。

圣灵法师莉娜正在熔炉旁调试能量守恒法则的参数:根据最新的信仰数据,费伦的法师们对魔力损耗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发现施法时的精神波动会影响能量转化率,这让神国原有的魔力公式出现了0.3%的误差。

李林调出法则熔炉中的能量法则核心,这是一块由无数能量流组成的晶体,每一条能量流都对应着一条子法则。他用数据流在核心上划出新的参数曲线:精神波动系数,将转化率的计算公式修正为E=mc2×(1+λ),其中λ代表精神专注度。这样不仅能消除误差,还能让法师们通过提升专注力来增强施法效果。

法则熔炉开始运转,神国的能量流动立刻产生了细微的变化——图书馆里的法则拼图转动得更加流畅,工坊的工具能量损耗降低,连圣灵们的形态都变得更加清晰。这种微调不会影响神国的稳定,却能让它更好地与费伦信徒的认知同步。

神国不是封闭的系统。李林看着重新稳定的能量流,它与费伦主物质世界是共生关系,信徒的认知提升滋养着我们,我们的法则优化也会反哺他们的认知。

莉娜突然指着熔炉旁的法则预警器检测到来自狂乱魔法位面的法则干扰,干扰源正在试图通过某些对魔法理解不深的信徒渗透进来。

李林抬手在预警器上激活认知防火墙向所有费伦法师发送魔法理性指南,强调怀疑精神在施法中的重要性。狂乱法则最怕的不是力量,而是清晰的认知。

当防火墙启动,法则熔炉恢复平静。李林知道,只要信徒的认知不断提升,神国的法则就会永远稳固,而他的永恒寿命,也将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延续。

第三章:黄昏时分的认知沉淀

第一节:圣灵的感悟分享

神国的黄昏时分,圣灵们会聚集在图书馆的共鸣大厅,分享各自当天的法则感悟。这是李林获取多维度认知的重要时刻,每个圣灵的视角都像一面棱镜,能将他的单一认知折射出更多色彩。

圣灵商人霍克首先发言,他的面前悬浮着一份跨区域贸易法则的新模型:在分析南海岸与北境的贸易数据时,我发现不仅是空间概念,也是认知差异的体现。北境兽人对的理解是拳头的硬度,而南海岸商人认为是契约的文字,这种认知差导致的交易成本,比运输成本高出40%。

需要建立认知转换器李林在霍克的模型上补充道,拳头信用转化为契约信用的等价公式,比如一次胜利的决斗=三份有证人的契约,用双方都能理解的方式定义信用。

圣灵艾拉展示着数据麦浪的生长报告:费伦的农夫们开始探索魔法作物与普通作物的杂交规律,他们发现当两种作物的能量吸收频率接近时,杂交成功率会提升。这让我对生命法则有了新的理解——生命的融合本质是能量频率的共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林点头:与我们在法则拼图中发现的共频法则完全吻合。可以将这种规律拓展到圣灵的晋升体系中,未来晋升圣灵的标准不仅是信仰纯度,还要检测能量频率的共频度。

圣灵卡隆的铁锤敲出一段法则旋律:修复东域那座古老的天文钟时,钟摆的摆动让我领悟到时间的弹性。在不同的认知状态下,时间的流速其实是主观的——专注时变慢,无聊时变快,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凡人的寿命感知与我们不同。

共鸣大厅的地面突然展开成时间轴,李林在轴上标注出不同的认知节点:主观时间法则的雏形。如果能找到将主观时间转化为客观能量的公式,或许能帮助凡人更高效地利用生命,间接提升他们的认知深度。

当分享结束,圣灵们将各自的感悟汇入真理之网,大厅中央的认知树随之长出新的枝叶。这棵树是神国所有认知的具象化,枝繁叶茂就意味着法则体系的完善,而李林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修剪那些冗余的枝条,让最有价值的认知得以生长。

第二节:多元宇宙的信息窗

黄昏的最后一缕光透过图书馆的齿轮窗洒下时,李林会激活多元信息窗——这是一扇能观测其他位面信息的魔法装置,由他亲手打造,窗棂上刻满了跨位面翻译符文。通过这扇窗,他能收集不同法则体系下的知识,完善自己的认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