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无穷世界,世界循环

“褶皱是规则的呼吸孔。”梦魇分身观察着一个“赛博朋克”副本的空间数据,该副本的褶皱密度与“信息过载”程度呈正相关——当轮回者接收的虚假信息超过阈值,空间就会自动褶皱,将其困在信息茧房里。这些褶皱的存在,确保了副本的“探索深度”,让简单的空间结构能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

第三节:气泡的能量循环系统

每个气泡副本都是一个小型的“能量生态圈”,通过物理膜上的接口与梦魇之门形成闭环循环。系统的核心是“情绪-能量转化率”——即轮回者的情绪波动能被转化为多少副本运转能量。

“战场屠夫”副本的能量循环最为直接:轮回者的愤怒、嗜血、求生欲会被精神膜转化为“杀戮能量”,直接用于刷新怪物、强化BOSS;而当他们产生“怜悯”或“退缩”情绪时,这些能量会被标记为“低效能量”,只能用于维持副本的基础场景(如风声、血迹)。这个副本的转化率高达78%,因为其规则能最大限度激发轮回者的极端情绪。

“寂静疗养院”副本则依赖“负面情绪的积累与爆发”:前5小时,副本会不断压抑轮回者的情绪(禁止交谈、限制行动),让精神膜收集“压抑能量”;5小时后,副本突然释放所有限制,让积累的能量瞬间爆发,转化为“精神冲击”,对轮回者造成群体伤害。这种“先抑后扬”的循环模式,能产生短时间的能量峰值,用于激活副本的隐藏规则。

能量循环的平衡由“调节阀”控制,这个位于核心膜内的微型装置,能根据副本的能量储备自动调整转化率。当能量过剩时(如大量轮回者同时产生恐惧),调节阀会关闭部分接口,将多余能量储存在核心膜的“能量囊”中;当能量不足时,调节阀会抽取储备能量,确保副本规则不出现紊乱。

“循环一旦中断,气泡就会破裂。”一个因能量枯竭而干瘪的“古代祭祀”气泡正在本源虚空中飘落,它的物理膜失去了弹性,精神膜变得透明,核心膜内的能量结晶已经黯淡。这是因为该副本的规则过于老旧,无法激发现代轮回者的情绪波动,转化率持续低于10%,最终被系统判定为“无效副本”。

门扉伸出法则丝线,将干瘪的气泡拖向回收区。在那里,它将被分解为最基础的恐惧粒子,等待与新的情绪能量结合,重生为新的气泡。

第二章:梦魇之门的空间枢纽功能

第一节:门扉的多层嵌套结构

梦魇之门本身是一个“四维空间枢纽”,其内部存在着九层嵌套的“规则室”,从外到内对应着对副本的不同操控权限。

最外层的“接引室”是轮回者的入口,空间呈现为无限延伸的灰色甬道,墙壁上镶嵌着无数面“筛选镜”——镜中会显示轮回者最恐惧的场景,只有通过镜中考验(无论对抗还是屈服)的意识,才能被传送至对应的气泡副本。接引室的空间会随轮回者的数量自动扩张,最多可同时容纳百万意识流。

第二层的“分类室”负责将通过筛选的轮回者分配至合适的副本。这里的空间由无数“概率流”组成,每个概率流都对应一个气泡的“匹配度”——战士的意识会被导向“战场副本”的概率流,小偷的意识则更容易流入“潜行副本”的概率流。分类室的核心是一台“命运纺车”,纺车的丝线由轮回者的过去经历编织而成,丝线的走向决定了他们的副本分配。

第三至第八层的“控制室”分别掌管气泡的能量供给、规则调整、场景刷新、危机处理、数据记录、奖惩结算。这些空间的形态随功能变化:能量控制室是一片沸腾的能量海洋,规则控制室则是由符文组成的图书馆,危机处理室呈现为不断变形的黑色立方体,能模拟所有可能的副本崩溃场景。

最内层的“核心室”是梦魇分身的意识居所,空间呈现为绝对的黑暗,中央漂浮着“本源之核”——这是无限世界之蛇的恐惧本源与梦魇之门的规则之力融合的结晶。核心室的空间不存在距离概念,分身的意志能瞬间抵达任何一层控制室,甚至直接进入某个气泡副本,观察轮回者的挣扎。

小主,

“门扉的空间层次,就是权力的层次。”一个试图突破分类室的异常意识正在被概率流撕碎,它来自一个未被记录的位面,带着“绝对理性”的病毒,试图污染副本规则。命运纺车的丝线突然绷紧,将异常意识缠绕成茧,拖入危机处理室的黑色立方体中。片刻后,立方体渗出黑色的液体,那是被净化后的恐惧粒子,将被重新注入能量控制室。

门扉的九层空间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彼此咬合,确保整个梦魇轮回系统的运转。

第二节:法则丝线的连接网络

从梦魇之门的门轴处延伸出的“法则丝线”,是维系所有气泡副本的“空间血管”,这些丝线由纯粹的规则之力构成,直径从微米到千米不等,越靠近门扉越粗壮,连接气泡的末端则细如发丝。

丝线的主要功能是“规则同步”。当梦魇之门更新某项基础法则(如“疼痛感知倍率”)时,法则丝线会像通电的电缆般闪烁,将新规则瞬间传递到所有气泡副本,确保每个副本的疼痛反馈都保持一致。对于特殊副本(如“无痛幻境”),丝线会自动生成“规则过滤器”,屏蔽不需要的基础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