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定前往双蛇的本源之地,引导这场融合,而非阻止。
前往永恒圣山的途中,秩序之蛇的力量不断侵蚀他的神体。他的混沌魔神之躯开始结晶化,轮回印记变得模糊,甚至连思维都有僵化的趋势。危急时刻,他运转轮回大道,回忆起自己经历的无数轮回——从兰若寺书生到洪荒轮回之主,从真灵不朽到混沌魔神,这些记忆中的“变化”与“不变”相互交织,形成一股柔韧的力量,抵抗着秩序的僵化。
永恒圣山之巅,矗立着一块“秩序源石”。源石散发着亿万道金色射线,维系着秩序之蛇的存在。但此刻,源石表面已出现裂纹,内部隐隐流淌着黑色的混乱之力——这证明秩序之蛇早已开始吸收混乱法则,只是尚未完成融合。
宁采臣伸出手,将轮回之力注入源石。他没有排斥混乱之力,而是引导着两种力量在源石内部按“轮回轨迹”流转:秩序的射线化作轮回通道的栏杆,混乱的黑气化作通道中的能量流,彼此制约,又相互滋养。
源石的裂纹渐渐愈合,散发出一种温润的金光,不再冰冷刺眼。秩序之蛇的动作明显变得柔和,游过之处,冻结的遗忘之海开始解冻,被同化的法则雕像眼中重新亮起神采。
紧接着,他前往无底深渊的混沌母巢。这里是一团不断翻滚的黑色浆液,混乱之蛇的头颅正从浆液中探出,每一次呼吸都喷吐出法则乱流。母巢深处,一块“混乱源晶”在浆液中沉浮,晶体内包裹着一丝微弱的金色秩序之力。
宁采臣同样以轮回之力引导。他让混乱源晶中的秩序之力化作种子,在黑色浆液中生根发芽,长出带着混沌纹路的秩序之花。花朵绽放的瞬间,混乱之蛇发出一声愉悦的嘶鸣,毒牙上的毁灭气息减弱,喷出的法则乱流中开始蕴含创造的生机。
当两颗源石与源晶完成初步融合,两条法则巨蛇的吞噬变得更加有序。它们不再盲目破坏,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对方的法则:秩序之蛇吞噬混乱法则,变得更加灵活;混乱之蛇吸收秩序法则,变得更具章法。
在诸神宇宙的避难神域,幸存的凡人发现,天空中的两个太阳开始交替升起,一个带来稳定的白昼,一个带来充满变化的黑夜,昼夜不再混乱,反而形成了新的节律。
在无底深渊的残存狱界,深渊魔物们发现,自己不再被杀戮本能驱使,有的开始种植能吸收混乱能量的“混沌之麦”,有的则与被俘的神明交流法则心得,诞生出全新的修行法门。
宙斯与狄摩高根在混沌夹缝中停止了战斗。他们看着相互缠绕、渐渐融合的双蛇,眼中都露出了明悟。
“或许,我们一直都错了。”宙斯散去雷霆权杖,神体上的冰晶纹路开始消退,“秩序不是绝对的控制。”
“混乱也不是无尽的毁灭。”狄摩高根的双首第一次达成共识,混沌巨蛇的形态渐渐稳定,不再散发吞噬一切的气息,“它们本就该在一起。”
宁采臣立于双蛇之间,感受着新法则的诞生。这种法则既不像诸神宇宙那般严谨到僵化,也不像无底深渊那般混乱到无序,它如同一条奔流的长河,既有固定的河道(秩序),又有自然的弯曲与浪花(混乱),充满了生机与可能。
“这便是混沌量劫的真谛。”他轻声道,先天轮回大道与新法则产生共鸣,在两界之间开辟出一条“轮回新道”——这条通道不再区分秩序与混乱阵营,只要生灵能守住本我,无论曾是神明还是魔物,都能在新道中获得平等的轮回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四章:劫后新生,混沌新宇
碰撞后的第三个千年,两条法则巨蛇完成了最终的融合。它们缠绕在一起,化作一颗巨大的“混沌太极图”,悬浮在两界的中心。图中,金色的秩序与黑色的混乱相互流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散发出创造与平衡的气息。
诸神宇宙与无底深渊的残骸开始被太极图吸引,如同百川归海,渐渐融合成一个新的宇宙。原本的星界壁垒与狱界骨刺化作新宇宙的法则骨架,神圣光辉与深渊魔气交融成新的“混沌灵气”,既滋养秩序生灵,也适合混乱魔物修行。
这场融合持续了万年。当最后一块碎片被太极图吞噬,一个全新的“混沌新宇”诞生了。
新宇宙的中心,是混沌太极图演化而成的“本源星海”。星海深处,秩序源石与混乱源晶融为一体,化作“混沌本源之心”,为整个宇宙提供能量。星海周围,分布着无数新的世界:有的保留着诸神宇宙的神圣风貌,却点缀着深渊的奇景;有的延续着无底深渊的混沌风格,却建立起基本的秩序;更多的世界则是两者的混合体,呈现出光怪陆离却又和谐统一的景象。
宙斯与狄摩高根成为新宇宙的“守护双神”。宙斯居于本源星海的东侧,掌管新宇宙的秩序法则,却不再排斥混乱的存在;狄摩高根居于西侧,执掌混沌法则,却也懂得用秩序约束过度的混乱。他们共同制定了新宇宙的基本规则:“万物有界,万法无界”——允许不同法则的存在,但禁止任何法则走向极端,破坏平衡。
雅典娜的智慧神殿迁到了本源星海的边缘,殿中收藏的不再只有秩序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