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调整灵莲的基因表达。”林奇在研究室里,通过精神连接分析着各地的失败案例。他发现,单一的涌泉灵莲无法适应所有的污染环境,必须根据具体的污染物种类,强化相应的基因片段。
针对黑水河的剧毒,他强化了灵莲的深海藻类基因,提升其抗腐蚀能力;针对造纸厂池塘的纤维素酶,他加入了能分解酶类的酵母菌基因;针对落马湖的沼气,他改良了灵莲的根系结构,让根须能过滤气泡,同时将沼气转化为能量。
这些改良后的灵莲子株,果然在各个水域存活下来。三个月后,世界树基地周边形成了以镜月湖为中心,辐射七个湖泊、五条河流的净水网络。这些水域通过引水渠相互连接,让灵莲净化后的清水能够循环流动,既保证了水源的充足,又防止了单一水域的再次污染。
“首领,我们的水不仅够用,还能对外出售了!”负责后勤的长老兴奋地报告,“东部联盟和石城营地都派人来,想用粮食和武器换取我们的纯净水,他们说我们的水比黄金还珍贵。”
林奇同意了以水换物的交易,但提出了一个条件:接受水的势力必须承诺保护灵莲所在的水域,不得向水中排放污染物,否则将终止交易。这个条件看似苛刻,却得到了所有势力的同意——在末世,纯净的水源比任何资源都更值得珍惜。
当第一艘满载着纯净水的运输船驶离镜月湖时,林奇站在涌泉灵莲的巨大莲叶上,感受着脚下不断渗出的清水,识海中的精神网络与所有灵莲相连,能清晰地“听”到每一株灵莲的生长脉动,“看”到每一条河流的清水流动。
他知道,涌泉灵莲带来的不仅是纯净的水源,更是一种新的生存秩序——在这个秩序中,保护自然、循环共生,成为了所有势力共同遵守的准则,而这,正是他想要传播的自然之道。
第四章:莲心共鸣,生命与水源的永恒交响
涌泉灵莲成为世界树基地的象征后,林奇开始研究它更深层次的潜能。
他发现,灵莲不仅能净化水源,还能感知水质的细微变化。当有新的污染物进入水域时,灵莲的叶片会泛起淡淡的黄色,向负责照料的绿袍祭司发出警报;当水域中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比如鱼虾数量过多导致藻类滋生时,灵莲会自动调整净化效率,释放出适量的抑制物质,维持生态的稳定。
“它就像一个智能的生态调节器。”苏清月在观察日志中写道,“灵莲的莲蓬不仅是泉眼,更是一个信息处理中心,能根据水域的实时状态,调整自身的功能,这种适应性已经超出了普通植物的范畴,更像是一个拥有智慧的生命。”
这种“智慧”源于林奇赋予它的精神连接。所有的涌泉灵莲都通过林奇的精神核心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它们共享着彼此的信息,协同工作,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净水卫士。当某一处的灵莲遇到无法处理的污染时,其他水域的灵莲会通过网络传递“解决方案”——其实是林奇通过精神核心分析后,将应对策略传递给所有灵莲。
在一次突发的化学泄漏事件中,一辆废弃的油罐车坠入了连接镜月湖的支流,导致大量原油泄漏,水面形成了厚厚的油膜,隔绝了空气和阳光。最先发现异常的是支流上的灵莲子株,它们的叶片迅速变黄,同时向林奇的精神核心发出了强烈的警报。
林奇立刻通过精神网络,向所有灵莲下达指令:强化水葫芦基因的吸附能力,同时激活一种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基因(这是他后来为灵莲加入的新基因)。指令发出后,镜月湖的母株和支流的子株同时做出反应,根系分泌出大量的分解酶,浮叶表面产生了特殊的亲油物质,开始吸附和分解原油。
小主,
这场净化持续了整整五天。当原油被完全分解,支流的水面重新变得清澈时,所有的灵莲都显得有些“疲惫”——叶片的绿色变淡,莲蓬的出水量减少。林奇立刻调动基地的能量源晶,通过精神连接为它们补充生命原力,灵莲才逐渐恢复生机。
“灵莲在保护我们,我们也要保护它。”林奇在晨祷仪式上对所有信众说,“它们用生命净化水源,我们就要用行动守护它们的生长环境。从今天起,任何人不得在灵莲所在的水域捕捞过度,不得在岸边使用化学药剂,不得……”
他的话被信众们虔诚地记录下来,成为《自然法典》中新增的“护莲篇”。信众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莲卫队”,每天划着小船在灵莲所在的水域巡逻,清理水面的垃圾,驱赶破坏灵莲的变异生物,甚至在岸边种植了能为灵莲提供庇护的水生植物。
这种共生关系让涌泉灵莲的生长更加旺盛。半年后,最大的镜月湖母株直径达到了二十米,莲蓬的出水量足以供应三个中型营地的日常用水;而它的子株已经扩散到了更远的水域,形成了一片巨大的“灵莲湿地”,吸引了无数鸟类和动物前来栖息,形成了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
林奇常常独自一人坐在镜月湖的灵莲莲叶上,感受着脚下清泉的流淌,意识融入灵莲的精神网络,与所有的灵莲进行深层的共鸣。在这种共鸣中,他能“看到”水分子的运动轨迹,“听”到毒素被分解的细微声响,“感受”到生命在清水中重新绽放的喜悦。
他发现,涌泉灵莲的莲蓬中心,其实是一个微型的“生命原力节点”,它在净化水源的同时,也在向水中释放着微弱的生命能量,这些能量滋养着水中的生物,也滋养着周边的土地,让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都在缓慢改善。
“这才是自然之道的终极形态。”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