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执事及其党羽依据窃听得来的错误信息炼制“冰火破障丹”,最终导致丹毁人伤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在流云宗外门迅速传开。细节被添油加醋,流传出数个版本:有说刘执事急于求成,操控不当炸炉重伤;有说其用了来路不明的邪法,遭了反噬;更有甚者,暗指此事与近期风头正劲的姜逸有关,是丹霞峰一脉对玄骨上人势力的反击。
无论真相如何,结果显而易见:刘执事威信大损,短期内难以兴风作浪;而姜逸的名字,则被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且不好招惹的色彩。连带着,他之前提交给丹霞峰的那份“辅助控火阵”简化版图纸,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一些原本持观望或轻视态度的丹修,开始私下尝试制作,虽效果远不及姜逸的原版,但确实对稳定低阶丹药的火候有所帮助,这让“姜氏控火法”的名声悄然传开。
经此一役,丹房梁上那枚“隐灵窥影符”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最后彻底沉寂,想必是被幕后之人灰溜溜地撤走了。姜逸的丹房,暂时恢复了真正的清静。
压力骤减,姜逸却并未松懈。他深知,暂时的胜利源于信息不对称和技术领先,若不能持续进步,迟早会被追上甚至超越。必须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影响力。
他的目光,投向了之前因精力有限而搁置的一个项目——淬体液。
淬体液,并非口服丹药,而是一种用于浸泡身体、打熬筋骨、辅助炼体的外用灵液。其品级不高,炼制难度相对于聚气丹、融灵散要低一些,但需求量极大!无论是外门弟子打基础,还是内门弟子修炼炼体功法,都离不开它。然而,传统炼制淬体液,需要长时间文火慢熬,萃取药材中的淬炼精华,耗时耗力,产量有限,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品质也参差不齐。
“若能实现淬体液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不仅能为宗门底层弟子带来实惠,更能迅速积累财富和声望,为后续研发提供坚实支撑!”姜逸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而且,淬体液的炼制流程相对固定,药材处理简单(多为熬煮萃取),正是验证和优化他“流水线”生产模式的绝佳对象!
说干就干。他首先利用系统的药材数据库和分子解析功能,对淬体液的标准丹方进行了深度优化。分析了每一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其萃取动力学曲线,优化了投料顺序、熬煮温度和时间,使得萃取效率提升了近三成。同时,他根据药性冲突预警算法,微调了几味辅药的比例,进一步降低了杂质生成风险。
接下来,是生产线设计。他借鉴了前世化工生产的经验,将淬体液的生产分解为以下几个核心工段:
药材预处理工段: 设立药材清洗、切割/粉碎区。他设计了一个脚踏式联动切药机和一个小型手摇粉碎器,提高了预处理效率。
萃取浓缩工段: 这是核心环节。他不再使用传统的陶罐文火慢熬,而是设计了一个“多级逆流萃取塔”的雏形!利用三个串联的、带有夹层(可通入由控火符阵维持的热水)的玻璃容器(他特意定制了几套透明度高的灵琉璃器皿),让药材和溶媒(灵泉水)逆向流动,充分接触,实现高效、连续的萃取。萃取后的药液再流入一个减压浓缩器(利用小型旋风符阵产生负压,降低沸点,加快浓缩速度)。
调配灌装工段: 浓缩后的药液基底进入调配罐,按比例加入其他辅助成分,搅拌均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重力滴灌系统,分装到标准玉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