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丹药品控标准升级

在道德委员会的统筹下,一个汇聚了两界顶尖丹师、材料学家、阵法师、毒理专家、律法精英和经济学者的庞大工作组迅速成立。灵枢-玄玑融合体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数据支撑,从每一味药材的微观灵性图谱,到每一道丹火变化的能量曲线,再到历年丹药事故的统计分析,为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依据。

工作组首先面临的,便是理念的碰撞。镜玄界代表倾向于更倚重灵子层面的微观指标和算法模型,而流云宗传统丹师则强调君臣佐使的药性调和与炼丹师的“丹心”经验。双方就“如何定义一枚‘好’丹”展开了激烈辩论。

“经验固然宝贵,但无法量化,更难以保证大规模生产的一致性!”一位镜玄界的年轻灵子工程师据理力争。

“但丹药并非死物!其灵性蕴藏天地至理,岂是冷冰冰的数据可以完全概括?”一位流云宗白发丹师拂袖反驳。

争论持续数日,僵持不下。最终,在道德委员会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共识:新标准必须兼具科学的精确性与丹道的灵性内涵。这意味着,标准不仅要包含药材含量、杂质限度、能量密度等硬性指标,还需引入对成丹“灵韵和谐度”、“药力持续稳定性”、“与不同体质适配性”等更复杂的综合评价体系。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标准制定的难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新事物带来的未知风险。尤其是“转基因灵植”和“魔气杂交品种”作为炼丹新材料的使用,虽然带来了更高的产量或独特的药效,但其长期安全性、潜在的生态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都成为了工作组争论的焦点。

“这些作物蕴含的规则片段与我们本位面灵植有细微差异,其炼制出的丹药,长期服用是否会引发不可预知的规则冲突?”一位谨慎的毒理专家提出尖锐质疑。

“但若因噎废食,我们将错过提升丹药效能、甚至解决某些修炼瓶颈的巨大机遇!”负责生态农场的官员急切地辩解。

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问题,道德委员会展现了其核心作用。它没有简单地进行“允许”或“禁止”的裁决,而是确立了 “分级管理”和“全程追溯” 的原则。要求对所有新型材料炼丹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划定使用范围(如仅限于特定修为以上修士、或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强制要求在所有相关丹药上,通过“灵力区块链”技术标明材料来源、工艺特点及潜在风险提示,保障修士的知情权与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