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玄妙,岂是数据所能尽述?”玄素真人寸步不让。
双方僵持不下,实验陷入停滞。最后,在项目负责人苏晓的调解下,决定进行对比实验:一炉严格按照科学方案,另一炉采纳玄素真人的微调。结果令人震惊:科学丹炉稳当当炼出了品质上乘的“优品”破障丹;而玄素真人那炉,在成丹时竟引动了细微的天地灵气漩涡,丹成之后,表面浮现出若隐若现的云纹,虽能量波动稍显“躁动”,但其蕴含的那股“破”意,让所有观摩的高阶修士都感到心神悸动——这是一枚有了“灵性”,更具突破力的“灵纹丹”!
数据无法解释那云纹和“破”意的来源,但效果实实在在。这次对比,像一记惊雷,震醒了许多固守科学教条的研究员。他们开始意识到,那些被视为“迷信”的传统经验和直觉背后,可能蕴含着尚未被现有科学模型描述的深层规律。
小主,
突破:碰撞产生的火花
真正的转机,源于一次失败的救援。联盟一支深空勘探队在未知星域遭遇强烈的灵能风暴,队员神识受损,陷入昏迷,急需一种能稳定和温养神魂的“安神丹”。但飞船上的标准化“安神丹”效果甚微。危急关头,随队的科学派医师与一位出身传统医修的队员决定冒险一试。他们没有足够的药材和设备来严格按方炼丹,只能利用飞船上的物质合成器和灵能调节装置,结合传统医理中对神魂结构的理解(如三魂七魄学说),以及科学派对灵能波动的精细操控,临时“调制”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灵能滋养液”。
这种“四不像”的产物,既不符合丹方,也不符合药剂标准,却奇迹般地稳住了伤员的伤势。消息传回,引起了林枫的高度重视。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在极端条件下被逼出来的“土法融合”,或许指向了一条新路:不拘泥于固有形式,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自由取用科技和传统中最有效的“工具”和“思路”,进行创造性组合。
受此启发,林枫力排众议,在“融贯计划”下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奇技院”,招募那些既懂科学原理又不拘一格的“怪才”,以及像玄素真人这样思想开明的传统大家,给予他们极高的自由度和资源,专门从事“非标准”的融合探索。
奇技院的氛围天马行空。这里,有人尝试用“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原理,来扫描和解析丹药内部的“能量场”和“信息场”,试图量化“丹韵”;有人利用“人工智能器灵”学习海量的古代丹经和医案,从中挖掘人类直觉背后的潜在模式;更有大胆者,甚至将“转基因灵植”技术与传统“灵植点化术”结合,试图培育出能主动适应不同修士体质、甚至能“感知”丹师意图的“智能灵药”。
挑战:融合深处的暗流
然而,融合之路绝非坦途。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灵韵丹盟”内部和科学派“纯化派”的持续阻力。